[实用新型]三相交流电机间隙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4543.9 | 申请日: | 200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47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余跃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跃进 |
主分类号: | H02P27/02 | 分类号: | H02P27/02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楚云 |
地址: | 225700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相 交流 电机 间隙 控制器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相交流电机间隙工作控制装置,尤其是一种三相交流电机间隙控制器。
(二)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三相交流电机间隙控制装置是由电子脉冲调制发生器、过零型三相或二相固态继电器、连接两者的外接连线组成。三相固态继电器接收控制信号使其三只双向可控硅导通、断开。脉冲调制发生器通常由电源电路、调节振荡电路、信号输出电路、指示检测点组成,它输出一脉冲信号给后者。现有技术存有如下不足:(1)固态继电器输入信号端外接信号输入连接线易受电磁干扰、射频干扰而引起继电器的误动作,严重时能使继电器失效;外接信号输入连接线极性不能接反,且有强弱限制。一般厂家在输入信号端需并联R、C电路以及防反向二极管来缓解。(2)脉冲调制发生器无工业成品,无法通过市场采购而得,需另自行制作发生电路板。由于三相交流电机间隙控制器工作环境相对湿度大、机械振动强,电子线路、元器件极易氧化、脱焊、断线。控制板供电电源线、输出信号线需明线单独布置。(3)所用各线路元器件数量多,指示监控点多,统调不规范,稳压电源负荷大。(4)制造成本大,总体造价高。总之,现有的分体控制模式的三相交流电机间隙控制器可靠性差,亟需加以改进。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靠性更好的三相交流电机间隙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路如下:
针对现有技术中间隙控制器由分体式三相固态继电器和电子脉冲调制发生电路板通过外接连线连接组成的分体控制模式的不足,提供一体化模式的三相交流电机间隙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三相交流电机间隙控制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外设两个A、B相线输入端子,两个A、B相线输出端子,一对电源指示装置,一对间隙输出指示装置,所述壳体内有一整体印刷线路板,下列各电路单元:电源电路单元、调节振荡电路单元、受控输出电路单元、输出保护电路单元依次连接于上述印刷线路板上,所述两个A、B相线输入端子并接电源电路单元中的变压器,经变压、整流、滤波、稳压,接入调节振荡电路单元,同时,并提供信号给电源指示装置,调节振荡电路单元产生脉冲信号经分流后接入光耦输入端,受控输出电路单元采用两只双向可控硅,光耦输出端输出信号经限流后接入受控输出电路单元中的双向可控硅,两可控硅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两个A、B相线输出端子,输出保护单元由R、C及RV组成,它们分别并联于各双向可控硅T2、T1端,在两只双向可控硅间隙输出端经降压限流并接间隙输出指示装置。
上述结构中减去了现有技术分体式的信号输出输入单元,减少了所用元器件数量;减少了指示监控点,减少了所用元器件数量;提高了可靠性。同时,结构简单、紧凑,成本降低。
上述结构省去信号线的同时提高了抗干扰能力。
进一步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上述分布有各电路单元的整体印刷线路板外包裹有环氧树脂,且其中两只双向可控硅固定在铝散热板上。
用环氧树脂灌封,解决了湿度大导致电子线路、元器件易氧化的问题,同时解决了机械振动强导致的易脱焊、断线的问题,提高了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
将原分立式的线路板输出部分与过零型三相固态继电器输入部分的部分元器件省去,同时省去了信号线,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抗干扰能力。
将三相固态继电器和电子脉冲调制发生电路板合二为一并用环氧树脂封闭(原固态继电器也是用环氧树脂封闭的)增强了原电子脉冲调制发生电路板部分的抗环境能力。同时省去了电路板的外接380V电源线,减去了原电路板,输入输出接线端子及部分元器件,减化了原电子脉冲调制发生电路板电路结构,节省了成本。
针对原分立式的电路结构减少了指示灯的设置,增加一(R+C+LED)间隙输出指示设置并联到可控硅的输出端,它不仅有输出端的保护功能,同时减少了对整流稳压电源的功耗。
本实用新型能可靠控制三相电机的间隙工作,并具有无控制干扰、无控制信号接入线、无外接控制板电源线、具有RV输出回路保护措施(输出端LED工作指示灯也有输出保护的作用)、能在湿度大、机械振动强的环境下工作、线路简单优化、结构一体化、造价低的特点。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原理图。
图2是上述实施例的印刷电路图。
图3是上述实施例的外形平面图。
图4是图3的C-C剖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方框图。
图1中(1)是电源电路单元,(2)是调节振荡电路单元,(3)是受控输出电路单元,(4)是输出保护电路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跃进,未经余跃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45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凸肩平顶管状防盗防破坏螺母
- 下一篇:铝片湿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