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造粒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1921.8 | 申请日: | 200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11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谢洪清;查协芳;朱向华;陈林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先锋干燥设备有限公司;朱向华;陈林书 |
主分类号: | B01J2/16 | 分类号: | B01J2/16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荷英 |
地址: | 213111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造粒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造粒机,是对晶粒或母核实施流化床喷雾包衣造粒的装置。
背景技术
流化床造粒干燥机是用于对晶粒或母核实施流化床喷雾包衣造粒,以得到涂层式包衣颗粒产品的造粒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饲料等行业颗粒状、片状等物料和热敏型物料的造粒和干燥。
目前,根据气体流向及造粒原理的不同,流化床造粒干燥机一般分为下列几种:
1、均匀垂直向上气流的沸腾床制粒包衣技术;
2、旋转向上气流的旋流床制粒包衣技术;
3、向上气流和旋转盘共同作用的旋转床制粒包衣技术;
4、不均匀垂直向上气流(即喷动)的喷动床制粒包衣技术;
5、向上气流和向下气流共同作用的复合床制粒包衣技术;
6、结合了垂直向上气流、聚式流态化运动为主、细粉返料、打散刀结合、内加热器结合的连续式流化床。
以上每种技术都有其相应的局限性:如第1和第5种技术无法得到类球形颗粒;第2和第3种技术的球形度最好,但不能实现连续大批量生产,批次间存在质量差异。以上连续流化床出口含有的细颗粒较多,且颗粒圆形度不好。第6种技术能连续得到类球形颗粒,但床体尺寸较大,且打散刀易产生静电,发生爆炸危险,还会干扰喷雾区工作,导致产品的实心度不高。上述第4种技术因为喷动的原因,需要床体具有很高的高度,且分风板复杂,流化床面的平均操作风速不大,能耗最大。
上述的6种技术还存在下列共同的缺点:
(1)在物料层内喷雾时,喷枪易堵,单支喷枪喷量过小。
(2)上述技术只是细粉返料,且返料管易堵塞,物料颗粒环形运动比例偏少。
(3)存在热量利用率偏低的问题。
总之,上述技术,都不能达到以相对小的床体、低的能耗,稳定、安全的从具有一定浓度的原料母液,直接实现连续类球形颗粒的大批量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造粒机,该造粒机能以较小的床体达到稳定、安全的运行,结构简单,能耗低,直接连续得到大批量的、球形度好的、粒度均匀的包衣颗粒。
本造粒机设有进料口、出料口,床体内由下向上依次为分风室、流化室、加热室、分离室,床体的顶部设有多个排风管,分风室与流化室之间设有分风板,流化室安装有多支喷枪,喷枪安装在床体的侧面,流化室与分离室之间还设有内加热室,加热室内设有内换热器,所说的排风管与返料旋风分离器进口相连,旋风分离器通过下端的返料管与流化室的返料口相通,所说各返料口设置在靠近喷枪的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床体在成品出料口之前设有风选室,风选室的上、下分别设有出风和进风接管,中部设有风选网,所说的出料口设在风选室风选网的旁侧。所说的风选室出风管通入床体的分离室。其作用是使小于成品粒径的颗粒直接返回到分离室内继续参与包层造粒过程,以降低后续固体处理系统的负担,提高成品均匀性。
在返料旋风分离器的返料管设有送风机构;使返料管内的风速接近于成品颗粒沉降速度,并使送风的风向与进入流化层内的返料流向一致。在旋风分离器与返料管之间设有返料关风机。通过简单的风送机构,解决了返料管易堵塞的问题,返到流化层内的物料不易结块,其热风还可以进一步加热循环返回运动中的小颗粒。
所说的内换热器为盘管式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提高其室内热量的利用率,上述内换热器还可设有自动热源调节阀,调节热量。
所说的分风板向出料口倾斜设置,或布有斜向孔的平面设置,还可以是向出料口渐降的阶梯状结构。当气流窜过分风板时具有了一定的横向作用力,可以使分风板上的颗粒溢流向出料口。
所说的进料口设在床体的分离室一端,出料口设在床体流化室的另一端,进料口,出料口不在同一端面上,实现连续式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加热室内可设置纵向隔板,将加热室分成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内设有一组内换热器。隔板开有通孔,隔板与分风网板之间有间距。
所说的分风板的上表面设一层分风网。
床体内平面工作风速为成品颗粒沉降速度的50~95%;喷枪在分风网的上方距离为100~700mm;返料口与喷枪的直线距离为50~500mm;返料进口与分风板的垂直空隙距离在50~500mm;分风板与内换热器的垂直距离(即流化室高度)为200~1400mm;内加热室的高度在200~2000mm;分离室的高度在400~25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先锋干燥设备有限公司;朱向华;陈林书,未经常州先锋干燥设备有限公司;朱向华;陈林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19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计量泵
- 下一篇:可充分利用烟气余热的锅炉供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