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车安全带锁止的切换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1909.7 | 申请日: | 200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92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吕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巍 |
主分类号: | B60R22/34 | 分类号: | B60R22/34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新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鸥 |
地址: | 210047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 安全带 切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安全带,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安全带锁止的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发明之前,现有的汽车安全带锁止切换装置是通过安全带与一外齿轮作为主动轮与相应的其它一个或多个外齿轮啮合,实现锁止与解锁的切换功能。即,当安全带卷收器全部拉出织带时,触发锁止,使得安全带在任何位置都处于锁止状态,而当安全带卷收器回卷一定圈数时,自动地解除锁止状态。现有技术中,由于采用多个外齿轮的方法,使用的零件多,结构复杂,而且对解锁圈数不易调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克服上述上述缺陷,采用全新的外齿轮与内齿轮结构,并由偏心轮驱动,实现锁止与解锁切换的汽车安全带锁止的切换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汽车安全带锁止的切换装置,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外齿轮与偏心轮连接,偏心轮与安全带卷收器的芯轴连接,外齿轮与机械罩壳上的内齿轮啮合,传动杠杆连接棘爪,棘爪与锁止座上的轴转动连接,外齿轮周圈边缘上分别设有凸起、凸块,凸起、凸块均处在与传动杠杆上的另一孔接触的弧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在于内齿轮与外齿轮啮合,结构简单、紧凑,锁止与解锁可通过调整外齿轮上的凸起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中棘爪、锁止座与机械罩壳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中传动杠杆与机械罩壳预紧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中偏心轮与芯轴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中外齿轮、传动杠杆和机械罩壳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中运动原理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中锁止状态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中解锁状态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中外齿轮与内齿轮啮合次数与转动圈数计算结果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装置包括:外齿轮1、传动杠杆2、机械罩壳3、偏心轮4、锁止座5、棘爪6、棘轮7、框架8及芯轴9组成;而机械罩壳3与框架8压(连接)在一起;棘爪6穿过机械罩壳3与传动杠杆2连接;外齿轮1与偏心轮4连接,而偏心轮4又与安全带卷收器的芯轴9连接。
如图2所示,锁止座5上的筋5.1嵌入机械罩壳3内的齿槽3.1中,使得锁止痤5在机械罩壳3内定位;棘爪6与锁止座5上的轴5.2连接并在其上可自由转动;棘爪6上的6.1是穿过机械罩壳3并与传动杠杆2上孔2.1连接(图3中所示)。
如图3所示,传动杠杆2上的中间孔2.2(位于中间)安装在机械罩壳3上的第一柱销3.2上,同时传动杠杆2上的右边“8”字形孔2.3(位于右边)安装在机械罩壳3上的第二柱销3.3上;传动杠杆2上另一孔2.1与棘爪6上圆轴6.1(图2中所示)连接,使得传动杠杆2转动有两个位置点另一孔2.1和“8”字形孔2.3。
如图4、5、6所示,图4示意了偏心轮4的结构,周向塑料卡4.1形成转轴卡在外齿轮1上的孔1.3,外齿轮1可以绕偏心轮4上的周向塑料卡4.1自由转动,并限制轴向串动,偏心轮4的另一侧与芯轴9连接在一起。外齿轮1周圈边缘上分别设置了凸起1.1、凸块1.2,而凸起1.1、凸块1.2均处在传动杠杆2上的另一孔2.1接触的弧线上,即凸起1.1、凸块1.2随着外齿轮1的转动会接触到另一孔2.1,并向外推动另一孔2.1,使传动杠杆2围绕其中间孔2.2转动(向外),从而带动其上的“8” 字形孔2.3转动(向内),造成“8”字形孔2.3上连接的第二柱销3.3卡住内齿轮3.4,因为“8”字形孔2.3的转动弧线与内齿轮边缘相交,致使内齿轮3.4停止,从而锁住。
具体而言,外齿轮1共有z1个齿,若凸起1.1在外齿轮1上沿顺时针方向为第0个齿,则凸块1.2为第m个齿,同样机械罩壳3上的内齿轮3.4共有z2个齿,若传动杠杆2与外齿轮1上的凸起1.1接触位置作为内齿轮3.4上沿顺时针方向第0个齿槽,而传动杠杆2的另一端对应着第n个齿槽。
偏心轮4顺时针转动时,外齿轮1上的齿与机械罩壳3上的内齿轮3.4上的齿逐一啮合,当外齿轮1上的凸块1.2与机械罩壳3上的齿槽第一次啮合时:
机械罩壳3上的齿槽位置P1=MOD(m,z1)(MOD为求余数)
偏心轮4转动的圈数R1=P1/z1
当外齿轮1上的凸块1.2与机械罩壳3上的齿槽第2次啮合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巍,未经吕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19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