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嵌挤力锁定式检查井盖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4516.3 | 申请日: | 200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44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童焘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童焘 |
主分类号: | E02D29/14 | 分类号: | E02D29/1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夏平;瞿网兰 |
地址: | 210013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嵌挤力 锁定 检查 井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查井盖,具体地说是一种嵌挤力锁定式检查井盖。
背景技术
检查井盖俗称窨井盖。检查井盖是给水、排水、供热、供气、电力、电讯、环卫、环保、路灯、消防等地下管线出入口的进入口封闭物,主要由井座和井盖组成。因为检查井盖需要定期打开维修地下管线,所以,检查井盖的防盗、防震、防飞、响声一直困扰城市建设和管理人员。近年来,虽然在防盗问题上人们采取了防御措施,见了一些实效,但是在井盖的防震、防飞、响声等问题上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当务之急是如何锁定井盖,彻底消除城市“黑洞”,还城乡居民一个和谐、安全的生活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用变形复位原理产生嵌挤力锁定井盖的嵌紧力锁定式检查井盖。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之一是:
一种嵌挤力锁定式检查井盖,由井座1和井盖2组成,井盖2由盖面201和与其相连的裙边202组成,裙边202嵌入井座1中,其特征是所述的裙边202至少设有一个向井座1的基圆孔3外侧凸起的正变径段4,在井盖(2)上设有开启孔10。
其中:
裙边202至少由两个向井座1的基圆孔3外侧凸起的正变径段4和相同数量的小于井座1的基圆孔3内径的负变径段5组成。
裙边202由三个向井座1的基圆孔3外侧凸起的正变径段4和三个小于井座1的基圆孔3内径的负变径段5组成。
正变径段4的最远点离井座1的基圆孔3的距离L为1~4mm。
所述的开启孔10的数量为3个,它们的形状为长方形,并均布在井盖2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之二是:
一种嵌挤力锁定式检查井盖,由井座1和井盖2组成,井盖2由盖面201和与其相连的裙边202组成,裙边202嵌入井座1中,其特征是所述的井座1的内孔9至少设有一个向外凸起的大于基圆6内径的正变径段7,基圆6的内径为裙边202外表直径;在所述的井盖2上设有开启孔10。
其中:
所述的井座1的内孔9至少由两个向基圆6的外侧凸起的正变径段7和相同数量的小于裙边202的基圆6内径的负变径段8组成。
所述的井座1的内孔9至少由三个向基圆6的外侧凸起的正变径段7和三个小于裙边202的基圆6内径的负变径段8组成。
所述的正变径段7的最远点离井盖2的裙边外侧基圆6的距离L1为1~4mm。
所述的开启孔10的数量为3个,它们的形状为长方形,并均布在井盖2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井盖裙边的弹性变形产生的嵌挤力和摩擦力实现了井盖和井座的牢固连接,当开启力小于500公斤时本实用新型的井盖和井座将无法分离,而这一力量不借助于开启设备是无法实现的,因此一般的偷盗者不能轻易地盗取,且这一力量远远大于飞盖和翻盖所需的负压力,同时由于牢固连接而不会产生振动噪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检查井盖具有很好的四防性能。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制造成本低,维修方便的优点,制造时只需按设计好的变形量制造模具一次浇铸成形,无需任何机械加工,更不需加装其它装置,节约了制造成本和配件成本。维修时即使打开,裙边仍具有良好的弹性,可反复使用而不会损坏。
按变径幅度4毫米计算,井盖裙边壁厚10毫米的球墨铸铁井盖嵌挤力可达到500千克,500千克的嵌挤力能有效的防盗、防震、防飞、消除响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变径井盖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裙边变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与图1相配的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变径井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与图5相配的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井盖上的开启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变形复位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构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2、3、4、7、8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童焘,未经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童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45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