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溶药加药的药物器械整体包装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33020.4 | 申请日: | 200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40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明;靳纯青;刘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博泰药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00 | 分类号: | A61J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吕宏 |
地址: | 528437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溶药加药 药物 器械 整体 包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溶药加药的药物器械整体包装。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曾多次申请过有关粉针剂无菌溶药加药器和注射器一类的专利,但由于这些专利大都是将溶媒瓶通过导通管与溶质瓶连接在一起,无法另行更换,给临床使用造成了一些不便,以致使这类产品的广泛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向全社会提供一种便于临床应用、操作方便、可广泛推广应用的自动溶药加药的药物器械整体包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在于:
在一个包装体内放置有一个溶质瓶、一个溶媒瓶和一个导通管,所述的溶质瓶、溶媒瓶和导通管共同搁置在包装体内的支座上。
其进一步技术解决方案在于:
溶媒瓶的瓶口处还可通过操作套与导通管连接为一体。溶质瓶内预先充有溶质;溶媒瓶内预先充有压力和溶媒或水针剂;导通管两端为尖头,管体中部设有操作套。所述的支座上设有能容纳溶质瓶、溶媒瓶和导通管的空间。所述的包装体和支座均由符合医疗器械包装的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积极效果在于:由于将溶质瓶、溶媒瓶和导通管在出厂时就采用分离式整体包装在一个包装体内,使护士配药时几乎不会出现差错,从而可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并且在输液时可实现自动混药和无菌加药,操作十分方便,还能节约一个注射器,降低配药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是将一个内装有溶质的溶质瓶3和一个预先充有内压的溶媒瓶1和一个两端带尖的中空导通管2共同包装在一个包装体4内,所说的溶质瓶3、溶媒瓶1和导通管2分别搁置在包装体4内支座5的空间内。
溶媒瓶1的瓶口处还可通过操作套6与导通管2连接为一体。溶媒瓶1内还可以预充有水针剂。
所说的包装体4采用符号医疗器械包装要求的材料,最好用PVC泡罩形式,当然也可用塑料、纸质等。包装体4还可做成如图3所示的结构,在包装体4的上沿采用透明或不透明塑料封闭。
使用时,将包装体4拆封,用导通管2刺穿溶质瓶3的瓶盖,然后再将导通管2的另外一端刺入溶媒瓶1中。由于溶媒瓶1内预先充有压力,在压力作用下,溶媒就会连同压缩气体通过导通管2自动进入溶质瓶3内进行自动混药和溶药。溶质充分溶解后,同时拔掉溶媒瓶1,并将导通管2一端刺入输液瓶或输液袋中,再把溶质瓶3的胶塞倒向插入连接在输液袋或输液瓶的导通管2上,溶解后的药物就在压力作用下自动进入输液袋和输液瓶,即完成全部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博泰药械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博泰药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30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