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以太阳能为动力的新型游艇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2858.1 | 申请日: | 200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58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冯国隆;冯徽;袁丽娟;王桂萍;陈宝生;冯立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国隆;冯徽;袁丽娟;王桂萍;陈宝生;冯立雄 |
主分类号: | B63H21/17 | 分类号: | B63H21/17;B63J5/00;B60L8/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集思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晋吉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动力 新型 游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游艇,具体来说是一种以太阳能为能源动力的游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游艇作为一种高尚、趣味的娱乐设施愈来愈成为许多人,尤其欧美中等以上收入人群的青睐。目前,尚没有以清洁能源太阳能作动力的游艇,尤其以太阳能为动力的中、远距离航程更难实现,其主要难题之一是:目前太阳能硅电池使用中,尚无法解决太阳热辐射给硅晶元件升温,造成半导体穴位电子无序游离,导致光电转换效率低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提供一种以太阳能为动力的新型游艇。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船体、硅晶太阳能电池阵列、蓄电池组、电动机、变速箱、备用发动机组成。该硅晶太阳能电池阵列上装有冷水循环装置;艇体为轻质高强度材料;采用双置复式鱼尾舵。
本实用新型之游艇,采用了有冷水循环装置的硅晶太阳能电池阵列,从而解决了太阳热辐射给硅晶元件升温,造成半导体穴位电子无序游离而导致光电转换效率低的难题,实验证明,该装置可使光电转换效率明显提高,大大增加了驱动游艇运行的动力;采用的双置复式鱼尾舵,能够降低紊流产生的不必要的能耗,减少船舵在转弯时舵体斜面冲击力的能耗,减轻船体抖动,降低船舵带来的水域次声波;同时,由于采用了轻质高强度材料艇体和重量轻、体积小、功率大的电动机等,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游艇不仅可以实现中、远距离的航行,还可以配置必要的生活、安全、娱乐、通讯等设施,满足游客的多种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1.图2-2.是水冷式硅晶太阳能电池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6.是双置复式鱼尾舵结构图
图7.是双置复式鱼尾舵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螺旋桨,2.变速箱,3.低压无刷直流电动机,4.备用汽油发动机,5.救生圈,6.船体,7.视窗,8.窥视窗,9.声纳探鱼器,10.电台天线,11.雷达天线,12.报警灯,13.硅晶太阳能电池阵列,14.仪表盘,16.储藏室,17.洗手间,18.厨房,19.卧室,20.低压电冰箱,21.炉具,22.舷梯,23.驾驶座,24.方向盘,25.电动锚机,26.前视窗,27.红色指示灯,28.绿色指示灯,29.避雷器,30.充放电控制器,31.密封式铅酸蓄电池组,32.自动切换配电箱,33.负载,34.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35.TPT层,36.硅晶太阳能电池,37.玻璃盖板,38.金属背板,39.冷却循环水管,40.双置复式鱼尾舵,41.围栏,42.液压船舵控制器,43.舱门,44.登乘梯,45.软尼龙舵翼,46.舵体,47.连杆,48.长连杆,49.框架,50.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叙述一个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本实施例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船体6采用Maxsurf 12.09软件设计,用高强度碳纤维及玻璃钢材料整体压铸成型,船体尾部有螺旋桨1。本实施例的动力部分为硅晶太阳能电池阵列13、密封式铅酸蓄电池组31、电动机3、备用汽油发动机4、变速箱2。采用的电动机3为低压无刷直流电动机,其结构紧凑,重量只有同样功率普通电动机的1/4左右,能量转换率比普通电动机高20%~50%。硅晶太阳能电池阵列13安装在船体的顶部、两侧及前甲板上;船体顶部装有报警灯12。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34对硅晶太阳能电池阵列13产生的电能进行调控后,进而控制设在船尾的低压无刷直流电动机3,驱动游艇运行;同时根据太阳能硅晶电池阵列13产生电能的情况,控制充放电控制器30对密封式铅酸蓄电池组31进行充放电,如图6所示。万一太阳能装置出现故障时,可启动备用汽油发动机4驱动游艇。视窗7和窥视窗8分别设在船体的两侧,用于船内的采光、通风等。
图5是本实施例的左视图:舱门43位于船舱后部,乘客可以登乘梯44上船;围栏41用来防止乘客落水;安装在船顶的电台天线10集成了卫星导航系统天线、卫星电话天线和普通船用对讲系统天线;安装在船顶的雷达天线11连接了船内的海事雷达,当船只在遇到危险时,报警灯12闪亮,使船只更容易被救险人员发现。转向装置由安装在艇内前侧的方向盘、软轴传动装置、液压船舵控制器42和双置复式鱼尾舵40构成。该双置复式鱼尾舵40安装在船体6两侧的后端,通过液压船舵控制器42提升或下降船舵,调整其入水深度。船只运行的各种参数,反映在船舱前部的控制仪表盘1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国隆;冯徽;袁丽娟;王桂萍;陈宝生;冯立雄,未经冯国隆;冯徽;袁丽娟;王桂萍;陈宝生;冯立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28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TD-SCDMA干线放大器
- 下一篇:硬盘的外接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