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路道岔电动转辙机专用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32008.1 | 申请日: | 200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57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吴铠;白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中凯铁路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00 | 分类号: | H02K5/00;B61L5/06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佘文英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道岔 电动转辙机 专用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尤其涉及铁路道岔电动转辙机专用电机。
背景技术
铁路转辙机是用于改变和保持铁路道岔位置的专用设备,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流电机,它是用来驱动转辙机内部减速器、主轴、齿条块和动作杆等部件以牵引铁道尖轨进行正反位置的转换。在现有的铁路转辙机的设计中,为了考虑转辙机整体安装的紧凑,把直流电动机机身设计的较小,并且和转辙机机紧贴安装,这样就造成了电刷刷粉易落入铁芯表面,形成爬电,而造成绝缘不良,温度升高,电枢绕组进线易断线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铁路道岔电动转辙机专用电机,具有体积小,转换效率高,控制方便,过载能力强,绝缘性能好,防断线,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铁路道岔电动转辙机专用电机,包括前端盖、机体、后端盖,其特征是机体是一个两端加工了止口的钢管,前端盖内部加工有装配转子的轴承座孔,在通过轴承座孔的两对称面上,装有一对刷握、碳刷和电刷,刷握上焊有引出线,刷间总电阻(20℃)是5.1±0.245Ω,有一对磁极穿过激磁线圈后,用螺钉固定在机体内部的对称位置上,单定子(也就是激磁线圈)工作电阻(20℃)是(2.65±0.14)×2Ω,在前端盖的出线孔处装有绝缘套,从中引出电机的引出线,引出线外套上套管;后端盖内部加工有装配转子的轴承座孔,与机体相连的端面上加工有止口。
所述转子是由转子轴、转子铁芯、绕组和换向器组成,转子轴的前后两端都装有轴承,在转子轴上装有换向器,在换向器上装有铜排,在两个轴承的内端装有油挡,所述转子轴上压有转子铁芯,绕组按一定的规律,穿过转子铁芯上的槽孔连接在换向器的铜排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小,转换效率高,控制方便,过载能力强,绝缘性能好,防断线,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可以和现有的铁路ZD6系列电动转辙机完全匹配安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端子板上的引线连接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右视图。
图4是从电动机小齿轮端面看的电动机配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前端盖18、机体11、后端盖8、转子、磁极10、激磁线圈9等组成。前端盖18的一面加工有与转辙机的减速器配合的止口及连接固定电机的螺钉孔,内部加工有装配转子的轴承座孔,在通过轴承座孔的两对称面上,装有一对刷握2、碳刷1和电刷25,刷握2上焊有引出线26,为清洁转子,留有窗口,平时窗口板13用螺钉12固定,遮盖住窗口,前端盖18与机体11相连的端面上加工有止口,在前端盖18的底部连接有套管19,在套管19上装有绝缘套20。
机体11是一个两端加工了止口的钢管,有一对磁极10穿过激磁线圈9后,用螺钉21固定在机体11内部的对称位置上。
后端盖8内部加工有装配转子的轴承座孔,与机体11相连的端面上加工有止口。
转子轴23上压有转子铁芯22,绕组7按一定的规律,穿过转子铁芯22上的槽孔联接在同样装在转子轴23上的换向器15的铜排14上,这样就组成了转子。转子轴23的前后两端都装有轴承6,转子的轴伸端安装齿轮,以便与转辙机的减速器的齿轮啮合传递动力,在换向器15和轴承之间装有油挡16。
装配时,先将双头螺栓3旋进前端盖18的螺丝孔内,依靠止口将机体11装在前端盖18上,让转子穿过机体11,通过轴承6安装在前端盖18的轴承座内。将后端盖8同样依靠止口定位装在机体11另一端,同时,转子另一端的轴承也就装入了后端盖18的轴承座内,在双头螺栓3上套上垫圈5,旋紧六角螺母4,即可组装成为一台电机。为组装需要,前端盖18上加工有双头螺杆用螺钉孔,后端盖18上加工有穿过双头螺杆的螺钉沉孔。转子的轴伸端通过键17配合安装齿轮。
如图2所示,在电机工作时,由于端子板27上的引出线26导通顺序不同,达到电机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或停止状态的不同,该电机额定电压160V,额定电流≤2.0A,转速≥2400r/min,额定转矩0.8826N.m(0.09kg.m),电机齿轮与转辙机的减速器的齿轮相啮合以传递转矩,使转辙机完成道岔转换的工作。
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中凯铁路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中凯铁路电气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20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