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叠片式后置发动机汽车冷却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0075.1 | 申请日: | 200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80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政 |
主分类号: | B60K11/04 | 分类号: | B60K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100山东省济宁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叠片式 后置 发动机 汽车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发动机的装置,适合于后置发动机汽车冷却系统的布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后置发动机汽车冷却系统布置的特点是向散热器提供冷风的风扇的动力来源于发动机,因而散热器和风扇不能过远的离开发动机,其安装位置依赖于发动机位置的确定,于是产生了如下的问题:
1失去了能够降低风扇功率消耗的迎面风。
2风扇速比大,导致噪声高,严重时辐射的噪声能量接近整车所辐射的噪声总能量的一半。
3在夏季,冷却系统的冷却能力明显表现出满足实际要求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冷却系统的布置,用以解决现用后置发动机汽车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使用叠片式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申请号200620085886.5]作为后置发动机的散热器,并将散热器调整到可以获得迎面风的位置,在车身的进风处开设活动百叶窗,窗叶向迎风方向倾斜,其闭合可以自动控制,散热器的进风面与百叶窗之间由导风罩连接,散热器的出风面安装电子风扇,车身后围靠近风扇处开有排风窗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叠片式汽车发动机散热器散热性能高、体积小,能显著降低对风量的需要,因而可以采用电子风扇总成,从而摆脱风扇对发动机动力的直接依赖,进而可以离开发动机,把散热器布置到可以获得迎面风的位置上,在车身的进风处开设活动百叶窗,窗叶向迎面风方向倾斜,以获取较多的风量,百叶窗的闭合能够自动控制。百叶窗与散热器的进风处之间设有导风罩,周边封闭的导风罩进一步提高了进风系数,引导进来的迎面风全部通过散热器。电子风扇总成采用抽吸风的方式,将通过了散热器的风流抽吸出来经过排风窗口排到车外,基本上消除了风扇后面的排风背压,节省了发动机对风扇的功率输出,显著降低了风扇噪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对后置发动机汽车尾部冷却系统进行布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中1.车身尾部,2.发动机,3.排风窗口,4.电子风扇总成,5.叠片式汽车发动机散热器,6.导风罩,7.活动百叶窗。
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叠片式汽车发动机散热器作为后置发动机的散热器,并将散热器调整到可以获得迎面风的位置上,车身的进风处开有活动百叶窗,窗叶向迎风方向倾斜,其闭合可以自动控制,散热器的进风面与百叶窗之间由导风罩连接,导风罩周边封闭,导风罩与百叶窗之间和导风罩与散热器之间的接触面要求保持良好的密封,保证导入的迎面风全部通过散热器,散热器的出风面安装电子风扇,电子风扇总成上的护风圈与散热器之间的接触面也要求良好密封。将流过散热器的迎面风通过车身后围靠近风扇处开有的排风窗口排到车外。连接散热器和发动机的进、出水软管将比原布置有所加长,因而要适当增加固定点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政,未经李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00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轴类铸造与修复装置的热电偶
- 下一篇:新型两用拖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