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巷道用矿石铲装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9811.1 | 申请日: | 200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09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燕连根;李金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连根 |
主分类号: | E02F3/28 | 分类号: | E02F3/28;E02F3/34;E02F7/00;E02F9/16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纪辰 |
地址: | 262517山东省潍坊市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巷道 矿石 装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矿井巷道内装运矿石 的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铁矿的矿石经人工爆破后,由于其巷道太窄太矮(巷道的高度一般在 1.7m~1.8m,宽度在1.6m~1.7m),且地面高低不平,大型机械无法使用,因 此,一直以来均为人工装到地排车上,再用地排车拉到提升机处,工人劳动强 度大、效率低,危险性高,一般需要8人操作,而且工作环境非常恶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巷道用矿石铲装机,以解决人 工装运矿石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和危险性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巷道用矿石铲装机,包 括由动力装置驱动的行走装置,铰接于所述行走装置前端的铲斗,安装于所述 铲斗和行走装置之间的第一液压缸;用于将铲斗铲起的矿石从行走装置的前端 输送到行走装置的后端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安装于所述行走装置上;固 定连接于所述行走装置上的机架,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扒料装置,所述扒料装 置位于铲斗和输送装置的上方。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扒料装置包括铰接于所述机架的大臂,铰接 于所述大臂的小臂,铰接于所述小臂的扒齿;以及铰接于机架与大臂之间的可 使大臂上下摆动的第二液压缸,铰接于机架与大臂之间的可使大臂左右摆动的 第三液压缸,铰接于大臂和小臂之间可使小臂上下摆动的第四液压缸,铰接于 小臂和扒齿之间可使扒齿上下摆动的第五液压缸。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动力装置由电动机构成。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行走装置的驾驶部的上侧设有顶棚,所述顶 棚固定于所述机架。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其包括由动力装 置驱动的行走装置,铰接于所述行走装置前端的铲斗,安装于所述铲斗和行走 装置之间的第一液压缸;用于将铲斗铲起的矿石从行走装置的前端输送到行走 装置的后端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安装于所述行走装置上;固定连接于所 述行走装置上的机架,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扒料装置,所述扒料装置位于铲斗 和输送装置的上方,所以,当行走装置前进时,将矿石铲入铲斗内,在液压系 统的控制下,通过第一液压缸使铲斗翻转,将铲入其内部的矿石翻倒在输送装 置上,并由输送装置将其输送到行走装置的后方的运矿车。当遇到大块矿石或 铲斗不容易铲装的情况时,在液压系统控制下,通过第二、第三、第四或第五 液压缸使大臂、小臂或扒齿摆动,将矿石扒到铲斗里,大大提高了铲装机的作 业范围和工作适应性。由于该铲装机是专为狭窄巷道设计的,其高度可做到 1.5m以下,宽度可做到1.4m以下,且通过多个液压缸,使铲斗翻转和和扒齿 摆动灵活自如,开采一条巷道由原来的八人减少为两人(铲装机一人,运矿机 一人),因此,大大提高了矿石铲装的工作效率,降低了采矿工人的劳动强度, 减少了伤亡概率。
由于所述的动力装置由电动机构成,因此,工作时不产生废气。如果采用 防爆电机,还能在瓦斯浓度偏高的煤矿巷道内作业。由于所述行走装置的驾驶 部的上侧设有顶棚,所述顶棚固定于所述机架,因此采矿工人在井下使用铲装 机时,对掉落的矿石能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提高了其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行走装置、输送装置和铲斗部分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巷道用矿石铲装机,如图1所示,包括由动力装置驱动的行走装置1, 铰接于所述行走装置1前端的铲斗2,安装于所述铲斗2和行走装置1之间的 第一液压缸3;用于将铲斗2铲起的矿石从行走装置1的前端输送到行走装置1 的后端的输送装置4,所述输送装置4安装于所述行走装置1上;固定连接于 所述行走装置1上的机架5,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扒料装置6,所述扒料装置6 位于铲斗2和输送装置4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连根,未经燕连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98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