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智能自我保护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9157.4 | 申请日: | 200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75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尹海冥 | 申请(专利权)人: | 尹海冥 |
主分类号: | F01P11/16 | 分类号: | F01P11/16;F01M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200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智能 自我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油、柴油发动机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机油供应不良(缺机油、机油压力过低)、冷却不良(缺水、水温过高)等造成的发动机损坏是车辆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约占维修量的30%左右)。目前,通常采用人为观察各种仪表的方式来进行控制,但很难起到理想的的保护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智能自我保护器,以有效地对发动机起到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发动机智能自我保护器,它有并接在一起的水温开关K1、机油压力开关K2一端接电源负极UB、另一端与可控硅VT1的阴极相连,线圈L1、电阻R1串联后一端接电源负极、另一端接可控硅VT1的控制极,可控硅VT1的阳极与另一可控硅VT2的阴极相连,电容C1、电阻R3串联后一端接电源正极UA、另一端接在可控硅VT1的阳极与另一可控硅VT2的阴极之间,NE555型号的集成块IC的6脚、2脚分别接在电容CI、电阻R3之间,二极管VD2一端接集成块IC的2脚、另一端接在可控硅VT1的阳极与另一可控硅VT2的阴极之间,集成块IC的8脚、4脚接在电源正极UA上,集成块IC的3脚经电阻R5接可控硅VT2的控制极,集成块IC的5脚经电容C2、集成块IC的1脚分别接在可控硅VT1的阳极与另一可控硅VT2的阴极之间,继电器线圈J一端接电源正极UA、另一端接可控硅VT2的阳极,继电器触点K3经接头UC接在发动机点火电路上。
采用上述结构的发动机智能自我保护器,当发生机油供应不良、冷却不良时会自动使发动机熄火,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因此对发动机造成的危害,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器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制造成本低,汽油、柴油发动机上均可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
集成块IC为一种延时触发集成块。
如附图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之保护器上,还有串联后的电阻R2、发光二极管VD1一端接电源正极UA、另一端接在可控硅VT1的阳极上,串联后的电阻R4、另一发光二极管VD3一端接集成块IC的3脚、另一端接在在可控硅VT1的阳极与另一可控硅VT2的阴极之间。这样,在保护器工作时,发光二极管VD1起到电源指示作用,另一发光二极管VD3起到另一可控硅VT2导通、继电器动作的指示作用。
水温开关K1、机油压力开关K2分别安装在发动机的冷却回路和机油回路上。这两个开关也可以是传感器。当水温过高或机油压力过低时,K1或K2导通,线圈L1发出触发电压至可控硅VT1,VTI导通,整个电路有了工作电源。在VTI导通的初始阶段,因电容C1上的电压不能突变,集成块IC的6脚为高电平、3脚输出低电平,可控硅VT2因无触发电压而处于关断状态。一段时间后,当电源经电阻R3向C1的持续充电,使得IC的6脚的电位下降至电源的1/3时,IC反转、3脚输出高电平,触发另一可控硅VT2导通,继电器线圈J得电,继电器触点K3动作。
用于汽油发动机时,继电器触点可以是接在点火线圈电路上的常闭触点。继电器线圈得电后,该常闭触点断开,点火线圈因失电而不再点火,强制发动机熄火。
用于柴油发动机时,继电器触点可以是常闭触点,也可以是常开触点。采用常闭触点时,该触点接在柴油发动机供油大泵的供油电磁阀的电路上,继电器线圈得电后,该常闭触点断开,供油电磁阀失电后不再供油,强制发动机熄火。采用常开触点时,该触点可接在一个电磁铁的电源电路上,继电器线圈得电后,该常闭触点闭合,电磁铁得电,将柴油发动机上的熄火拉线拉至熄火位置。
电容C1、电阻R3串联后组成延时电路,改变它们的参数大小,可调整延时时间的长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尹海冥,未经尹海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91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