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反射镜的节能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8486.9 | 申请日: | 200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05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谢金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金木 |
主分类号: | F21V7/04 | 分类号: | F21V7/04;F21V7/22;F21V17/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71080台湾省台南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 节能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的领域,特别是与一种具反射镜的节能灯结构有关,藉以可达到节省电能、提高照明效率等功效。
背景技术
按,目前一般所使用的照片灯结构,如图6所示,其主要是设有一灯座A,该灯座A内缘设有表面具有若干凸点的反射片A1,又于灯座A内设置有一双接点的强力灯管A2,另于灯座A下方处设有一感应器A3,夜晚或光线昏暗时,当有人由灯座A前方通过,则可被感应器A3侦测到,而触发强力灯管A2亮起,再配合反射片A1将其光线投射出,以供作照明警示之用,然,如此的结构,由于其是装设强力灯管A2作为照明之用,因此相当耗费电力,形成一种浪费,而且反射片A1仅设有若干的凸点,并且其反射面则为切角斜面,故其反射效率不佳,照明度仍嫌不足,因此在使用上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有鉴于目前习知的照明灯具有耗电及照明度不佳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反射镜的节能灯结构,具有节省电能、照明效率高的特点。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如下方案:一种具反射镜的节能灯结构,其是设有灯座,该灯座内设入有发光源;灯座内缘设有椭圆形球面的反射镜(MULTI-REFLECTOR),该反射镜是由若干的连续矩形反光片所构成,每一反光片长度的尺寸大于其宽度的尺寸,该反光片的断面呈弧形,另反射镜上向内凹设有具椭圆形球面的反光区,该反光区的内壁则设有连续皱摺状的反光面。
该发光源为节能灯管。
该灯座内缘相对设有供发光源插接于其中的电气接头。
该发光源的照射焦点是沿着光轴前进方向,而集中于前方四公尺处。
该反光片的宽度是垂直于地面,而其长度则平行于地面。
该反光区的延伸开口端大于反射镜的延伸开口端。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是于反射镜上向内凹设有一反光区,藉以使发光源可以设置靠近于反光区,当更换发光源时,不会与反射镜造成干涉,而轻易进行更换发光源,同时可增大反射镜包覆发光源的立体角(SOLID ANGLE)。
2、又本实用新型利用反光区的反光面可以将发光源背面所发出的光线予以集中反射,不会有被发光源遮住而无法反射的状况发生。
3、本实用新型可将反射的光线于发光源前方四公尺处集中形成一矩形光场(BEAM PATTERN),以适合于照射矩形范围的场所,并达到最佳的照明效果。
4、本实用新型利用节能灯作为发光源,并配合反射镜及反光区的设置,而可以大幅节省电能及费用,同时能提高照明度,故适合于任何场合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灯座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反光区的延伸开口端大于反射镜的延伸开口端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线反射路径示意图;
图6为习知照明灯结构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 灯座 11 电气接头 12 发光源
13 反射镜 131 反光片 14 反光区
141 反光面 A 灯座 A1 反射片
A2 强力灯管 A3 感应器
L1 反光区的延伸开口端
L2 反射镜的延伸开口端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设有一呈矩形的灯座1,该灯座1内缘相对设有电气接头11,又设入有一发光源12,该发光源12可为一节能灯管,并为双接点,而可供插接固定于灯座1内的二电气接头11上,该发光源12的照射焦点是沿着光轴前进方向,而集中于前方四公尺处,此为本实用新型照明度最佳的距离,又于灯座1的内缘设有一椭圆形球面的反射镜(MULTI-REFLECTOR)13,该反射镜13是由若干的连续矩形反光片131所构成,每一反光片131的宽度是垂直于地面,而长度则平行于地面,其中该长度的尺寸大于其宽度的尺寸,又反光片131的断面形状呈弧形(如图3所示),即由中央隆起而向四周低陷的形状,另反射镜13上向内凹设有一椭圆形球面的反光区14,以供发光源12可以深入设置于反光区14内,又该反光区14的内壁则设有具连续皱摺状的反光面141,该反光区14的延伸开口端L1大于反射镜13的延伸开口端L2(如图4所示)。
使用时,如图5所示,当发光源12因受到感应触发而发亮时,则由于发光源12设置靠近于反光区14,更换发光源12时,不会与反射镜13造成干涉,而可轻易进行更换的动作,及同时达到增大反射镜13包覆发光源12的立体角(SOLID ANGLE),又利用反光区14的反光面141可以将发光源12背面所发出的光线予以集中反射,不会有被发光源12遮住而无法反射的状况发生,当发光源12发出光线后,可以透过反光区14的反光面141集中反射,将光线反射到反射镜13上、下侧的反光片131,再经由上、下侧的反光片131将光线二次反射,并且由于该等反射镜13的反光片131均设呈为矩形,因此可使反射的光线于发光源12前方四公尺处集中形成一矩形光场(BEAM PATTERN),以适合于照射矩形范围的场所,并达到最佳的照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金木,未经谢金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84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