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模块及其散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1862.1 | 申请日: | 200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77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锦明;黄裕鸿;洪浚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G06F1/20;H01L23/36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小雯;李晓舒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模块 及其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模块,特别是涉及可以大幅度地减少散热模块使用空间、制作工艺成本及制作工艺时间且可提高散热效率的散热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如中央处理器等电子元件的小型化、高速化、高效能化的发展趋势,前述中央处理器等所产生的热量也随之大幅度提高。为迅速消除前述热量,现有的是使用具有风扇与散热器的散热模块。
现有散热模块的结构包括柱状散热器以及设于该柱状散热器之上的风扇。通过风扇自该柱状散热器顶部轴向吹入一气流至该柱状散热器内,并通过该气流的流动带离该柱状散热器上所传递的热量。
然而,因设有前述中央处理器的系统空间也因应小型化的需求,而被大幅度缩小。故现有散热模块的风扇与散热器迭加而成的体积就会过大而不适用。
再者,现有尚有以繁复的铸造成形方式于扇框上形成鰭片作为散热器者。然而,此种铸造方式虽然可以将鰭片形成于叶片侧边,但其鰭片必然与扇框底座一体成型,且扇框底座必为一平板状结构。此外,前述铸造成形的流程至少包括熔融金属材料、将前述熔融金属材料压入模具内、冷却、脱膜、再次热处理、再次冷却等数道繁复制作工艺,故会大幅增加制作工艺成本及制作工艺时间。
此外,以铸造成形法形成散热器时,该散热器所使用的材料必须是可以进行熔融压铸的材料。然而,导热性佳的材料因本身特性不适于熔融压铸,故前述散热器仅可使用可熔融压铸但导热性略差的材料。如此具此散热器的散热模块体积虽减少,然而其散热效率却大幅度降低而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散热模块,以大幅度减少散热模块使用空间、制作工艺成本及制作工艺时间。
本实用新型再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散热模块,以提高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散热模块,包括一散热器、一风扇及至少一热管。该散热器是以铝挤法成型且具有多个鰭片和至少一连接部。该些鰭片间互不接触。该连接部与该些鰭片连接以使该些鰭片围绕限定出一容置空间。该风扇用以径向出风至该散热器且具有多个叶片,该些叶片容置于该容置空间中。该热管与该些鰭片或该连接部耦接。
本实用新型再提供一种散热模块,包括一散热器及至少一热管。该散热器是以铝挤法成型且具有多个鰭片和至少一连接部。该些鰭片间互不接触,该连接部与该些鰭片连接以使该些鰭片围绕限定出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用以容置至少一径向进出风的风扇。该热管与该些鰭片或该连接部耦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模块中,通过在铝挤法成形的散热器内部形成容置空间以容置风扇,而可在较低制作工艺成本及时间的情形下,减少风扇使用空间,而大幅度减少散热模块使用空间。甚至,在散热器上连接热管,可以进一步提高散热模块的散热效率。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散热模块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散热器的局部俯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散热模块 102:风扇
104:支撑架 106:散热器
108:鰭片 110:连接部
112a、112b:热管 114a、114b:导热结构
116a、116b:容置槽 118:座体
120:容置空间 122:容置槽
124a、124b:固定部 126:开口
128:叶片 130:底座
132:开口 134:固定孔
136: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绘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散热模块100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绘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散热器106的局部俯视图。本实用新型散热模块100包括一散热器106、一风扇102及热管112a、112b。
该散热器106是以铝挤法成型且具有多个鰭片108和至少一连接部110。更具体而言,该些鰭片108与该连接部110是以轴向铝挤方式一体成型。由于该散热器106是以铝挤法成型,故与现有压铸成形散热器相比,可以大幅度减少制作工艺时间及制作工艺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18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X射线反散射鞋底扫描仪
- 下一篇:手开/自收三折晴雨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