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光模块的定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0966.0 | 申请日: | 200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25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陈进辉;郑国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春发 |
地址: | 台湾省桃***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块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针对背光模块当中的第一、二部件的定位装置,旨在提供一种不需要其它组装零件或组装结构的设置,即可使第一、二部件相互组装定位。
背景技术
随着薄膜晶体管制作技术的快速进步,液晶显示器由于具备了轻薄、省电、无辐射线等优点,而大量的应用于个人数字助理、笔记型计算机、数字相机、摄录像机、行动电话等各式电子产品中。再加上业界积极的投入研发以及采用大型化的生产设备,使液晶显示器的品质不断提升,且价格持续下降,更使得液晶显示器的应用领域迅速扩大。
一般来说,由于液晶显示器为非发光性的显示装置,需要藉助背光模块才能产生显示的功能,是以在组装液晶显示器时,依序将背光模块与液晶面板组装置显示器的框架内。习有的侧光式背光模块组装程序,如图1所示,先将一灯管组15组装于金属反射层11内再依序将导光板13与光学膜片(图中未标示)叠放于反射片14的上表面,并于金属反射层11以及胶框13外设有一金属背板16,并在光学膜片的上表面装设液晶面板(图中未标示),最后将金属外框17罩覆于液晶面板上,并藉由金属背板16与胶框12其框架上的开孔161与卡钩121,彼此扣合定位,达到将金属反射层11、胶框13以及金属背板16相互组装定位的效果。
再者,如图2所示为另种用于笔记型计算机中侧光式背光模块组装示意图,同样先将灯管组15组装于金属反射层11内再放置于胶框12上,于金属反射层11与胶框12间锁入螺丝18,彼此锁固定位,达到将金属反射层11与胶框12相互组装定位的效果,再依序将导光板与光学膜片(图中未标示)叠放于反射片的上表面,在光学膜片的上表面装设液晶面板(图中未标示),最后将金属外框17罩覆于液晶面板上,而完成显示器的组装。
而于组装程序中,往往会在胶框上额外加装接地弹片,并使此接地弹片与金属外框接触,以便透过金属外框进行排除电荷的接地功能。常见的做法是先以螺丝将金属反射层与接地弹片同时锁固于胶框上,在后续锁固金属外框与胶框的程序中,再使接地弹片上的扣点,扣合于金属外框表面。
上述组装程序的缺点在于:
1、金属背板或金属反射层与胶框间的定位装置,是利用开孔与卡钩彼此扣合定位,其需要于金属背板或金属反射层成型时于适当位置预先成型该开孔,以及胶框成型时预留有卡钩,不仅增加成型模具的复杂性,且组装时还必须先对合开孔与卡钩后,才可进一步扣合,增加组装时间。
2、金属背板或金属反射层与胶框间的定位装置,亦利用螺丝的锁固作用而完成组装,但组装时必须于适当位置正确锁入螺丝,若是锁固力不佳或者锁固位置偏移,皆有可能造成组装强度不佳,而有松脱的可能。
3、其接地弹片是利用扣合的方式与金属背板或胶框组装定位,不论是在显示器搬运的过程中,或是后续由系统厂商组装于系统机器中的过程中,皆很容易让接地弹片与金属背板或胶框间发生松脱的现象。
另外,直下式背光模块的组装程序,是先将各灯管利用灯管固定座定位于金属反射层上,再依序将扩散板与光学膜片叠放于金属反射层的上方,最后在光学膜片的上表面装设液晶面板,即完成显示器的组装;其中,灯管固定座与金属反射层定位的定位方式,是利用螺丝锁固定位,但利用螺丝锁固的方式同样容易发生因锁固力不佳或者锁锁固位置偏移,皆有可能造成组装强度不佳,而有松脱的可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即在提供一种不需要其它组装零件或组装结构的设置,即可使第一、二部件相互组装定位的背光模块的定位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部件(如金属背板、接地弹片、金属反射层或固体物质)设有一定位部,该定位部可于第二部件(如胶框)成型时,置入第二部件的成型区域中,当注入成型材料后,其定位部可伸入第二部件中而定位,使第一部件可与第二部件一体成型,不仅省去组装工序,更可增加第一、二部件间的组装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背光模块中第一、二部件间相互定位的其装置,例如金属背板或金属反射层与胶框间的定位方式为一体制成,不需要其它组装零件(如螺丝)或组装结构(如开孔与卡钩)的设置,不仅省去组装工序,更可增加金属背板或金属反射层与胶框间的组装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用胶框与金属背板组装定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种习用胶框与金属背板组装定位的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实施例定位方式的结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二部件定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侧光式背光模块的结构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科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09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循环立体种植养殖一体化装置
- 下一篇:具有内衬的柱式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