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拾取透镜装置和使用其的信息记录和再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305804.2 | 申请日: | 2004-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6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林克彦;田中康弘;山形道弘;金马慶明;山崎文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27/00 | 分类号: | G02B27/00;G11B7/13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玲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拾取 透镜 装置 使用 信息 记录 再现 | ||
1.一种设置光束的光轴上的像差校正元件,包括:
具有通过衍射使光束偏离的光功率的衍射表面;和
设置在光束的光轴上的不同于衍射表面位置的位置上的相位阶跃表面,其包括多个以光束的光轴为中心的由同心圆限定的环带区,且各相位阶跃形成在所述环带区之间的边界部分上,其中
各相位阶跃在透射通过不同环带区的光束之间产生相对于基准波长的2π弧度整数倍的相位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差校正元件,其特征在于:各相位阶跃在透射通过不同环带区的光束之间产生相对于基准波长的2π弧度的相位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差校正元件,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各环带区的宽度随着离开光轴的距离的减小而减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差校正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阶跃表面是一个非球面表面,在该非球面表面中,所述环带区的光学表面是由不同的非球面表面定义等式限定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差校正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衍射表面的透镜元件;和
具有相位阶跃表面的透镜元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差校正元件,其特征在于,像差校正元件由一个表面上形成有衍射表面和另一个表面上形成有相位阶跃表面的单个透镜元件组成。
7.一种用于光学拾取装置的透镜装置,所述光学拾取装置通过将从光源发出的光束会聚在光学信息记录媒体上以形成一个光点而执行信息的读取、写入和擦除中的至少一个操作,从所述光源一侧到所述光学信息记录媒体一侧依次包括:
像差校正元件,用于允许从所述光源发出的光束透射通过;和
物镜系统,用于来自所述像差校正元件的光束会聚在光学信息记录媒体上以形成一个光点,其中
所述像差校正元件包括:
具有通过衍射使光束偏离的光功率的衍射表面;和
设置在光束的光轴上的不同于衍射表面位置的位置上的相位阶跃表面,其包括多个以光束的光轴为中心的由同心圆限定的环带区,且各相位阶跃形成在所述环带区之间的边界部分上,其中
各相位阶跃在透射通过不同环带区的光束之间产生相对于基准波长的2π弧度整数倍的相位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装置用于基准波长为420nm或更小的光束。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装置用于波长在基准波长的几个纳米内的范围的光束。
10.一种光学拾取透镜装置,用于通过将光束会聚到光学信息记录媒体上以形成一个光点来执行信息的读取、写入和擦除中至少一个操作,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发出光束的光源;
光会聚部分,用于将从光源发出的光束会聚以在光学信息记录媒体上以形成一光点;
分离部分,用于将被光信息记录媒体反射的光束与从光源到光会聚部分的光束光路相分离;和
光接收部分,用于接收被分离部分所分离开的光束,其中
光会聚部分包括一透镜装置,包括
像差校正元件,用于允许从所述光源发出的光束通过;和
物镜系统,用于来自所述像差校正元件的光束会聚在光学信息记录媒体上以形成一个光点,其中
所述像差校正元件包括:
具有通过衍射使光束偏离的光功率的衍射表面;和
设置在光束的光轴上的不同于衍射表面位置的位置上的相位阶跃表面,其包括多个以光束的光轴为中心的由同心圆限定的环带区,且各相位阶跃形成在所述环带区之间的边界部分上,其中
各相位阶跃在透射通过不同环带区的光束之间产生相对于基准波长的2π弧度整数倍的相位差。
11.一种用在光学拾取装置的透镜装置,所述光学拾取装置用于通过将从光源发出的光束会聚到光学信息记录媒体上以形成一个光点来执行信息的读取、写入和擦除中至少一个操作,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通过衍射使光束偏离的光功率的衍射表面;和
设置在光束的光轴上的不同于衍射表面位置的位置上的相位阶跃表面,其包括多个以光束的光轴为中心的由同心圆限定的环带区,且各相位阶跃形成在所述环带区之间的边界部分上,其中
各相位阶跃在透射通过不同环带区的光束之间产生相对于基准波长的2π弧度整数倍的相位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580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二极管与散热装置的组合
- 下一篇:移位寄存器与液晶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