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运流电流式测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305339.2 | 申请日: | 2007-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0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启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启星 |
主分类号: | G01P3/46 | 分类号: | G01P3/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5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电 测速 装置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一种电磁感应测速装置,属于电磁学领域的发明。
背景技术:传统的测量转速的装置有很多,如测速发电机和测量转速的光电计数器。陆 地运行的交通工具的测速装置通常是测量车轮转速换算成行驶速度。目前,飞机和船舶的测 速采用GPS定位系统,对于垂直于地面的运动速度只能靠换算,难以准确测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感应式的平动速度测量装置,成为一种新的速度测量方式, 在应用于飞机的测速方面有较大的优势。
发明申请内容:本发明是一种测量运动载体平动速度的装置,运用了运流电流原理和电 磁感应原理完成的发明,称“运流电流式测速装置”,首先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带电电容器在运动时会产生运流电流以及磁场(以下简称运流磁场),通过对运流磁场大 小的测量就可以知道装载电容器载体的运动速度。
改变电容器的方向可以改变运流磁场的方向,形成交变磁场,测量该交变磁场的大小就 可以测量电容器运动的速度;用绝缘性软磁材料做成一直筒体11,(因为直筒体11的轴线与 母线16是互相平行的,而附图中画轴线比较困难,所以附图中只画母线16表示直筒体11的 轴线方向,垂直于母线16的截面是一个环,包括圆形环、椭圆形环、多边形环),直筒体11 的内壁贴一层金属箔筒10且外壁贴一层金属箔筒12,形成一个电容的两个极板,将金属箔 筒12和10分别接至电源正负极,使金属箔筒12和10上分别带上正负电荷,再用导线穿绕 于直筒体11形成一个感应线圈15,当直筒体11的母线16平行于运动方向V时,由正负电 荷形成的运流电流i会在直筒体11的环形方向产生磁场,当电源的极性改变或直筒体11的 母线方向转动180°时,直筒体11上的环行磁场会反向,电源的极性不断改变或直筒体11 的母线方向不断转动(由直筒体11的母线16旋转而形成的平面平行于运载体的运行方向V), 就形成了交变磁场,所以感应线圈15中会产生感生电动势。“运流电流式测速装置”包括“旋 转直筒体式电磁感应测速装置”和“改变极板电压极性式电磁感应测速装置”两类。
为了描述方便,先对附图作出说明。附图说明
图1——旋转直筒体式电磁感应测速装置形成交变磁场的原理图:1—托板;2—直流电 源;3—电源正极接头;4—电源负极接头;7—电源负极导线;8—电源正极导线;9—导线 与金属箔筒10的连接点;10—内壁金属箔筒(即直筒体电容器的内极板);11—绝缘性软磁 材料做成的直筒体(简称直筒体);12—外壁金属箔筒(即直筒体电容器的外极板);13—导 线与金属箔筒12的连接点;14—运流电流(i)示意箭头;16—直筒体母线;22—转轴;★ —母线16的尾端;▲—母线16的首端;V—运载体的运行方向;n—旋转直筒体式电磁感应 测速装置的旋转速度。
图2——旋转直筒体式电磁感应测速装置原理图:1—托板;2—直流电源;3—电源正极 接头;4—电源负极接头;5—信号放大器;6—感应线圈15的一对输出端;7—电源负极导线; 8—电源正极导线;9—导线与金属箔筒10的连接点;10—内壁金属箔筒;11—绝缘性软磁材 料做成的直筒体(简称直筒体);12—外壁金属箔筒;13—导线与金属箔筒12的连接点;14 —运流电流(i)示意箭头;15—感应线圈;16—直筒体母线;17—电压表;18—电压表输入 断;19—信号线;20—信号电刷;21—信号集电环;22—转轴;23—负极集电环;24—正极 集电环;25—负极电刷;26—正极电刷;27—直流电源;★—母线16的尾端;▲—母线16 的首端;V—运载体的运行方向;n—旋转直筒体式电磁感应测速装置的旋转速度。
图3——改变极板电压极性式电磁感应测速装置的原理图:1—托板;5—信号放大器;6 —感应线圈15的—对输出端;9—导线与金属箔筒10的连接点;10—内壁金属箔筒;11— 绝缘性软磁材料做成的直筒体(简称直筒体);12—外壁金属箔筒;13—导线与金属箔筒12 的连接点;14—运流电流(i);15—感应线圈;16—直筒体母线;28—交流电源;29—交流 电源的—对接头;30—交流电源的一对导线;★—母线16的尾端;▲—母线16的首端。
图4——旋转体与运流电流的原理图:31—金属薄壁筒;32—电荷;33—外层绝缘筒; 34—内层绝缘筒;35—绝缘筒内孔;36—硬磁体条;ω—金属薄壁筒31旋转的角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启星,未经陈启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53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的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 下一篇:影像杂质分析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