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辐射门体结构及其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304701.4 | 申请日: | 200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9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孟秀青;戴春雷;赵国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蓝星(北京)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5/18 | 分类号: | E06B5/18;E06B3/70;B32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 涛 |
地址: | 100029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辐射 结构 及其 安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辐射防护专业领域,涉及一种防辐射门体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医用直线加速器在操作使用过程中,由于射线防护的要求,一般将其放置于屏蔽材料结构的墙体和顶板构成的封闭室内,开门处一般采用迷宫设计,这样门体承受的射线量就减弱很多,门体也尽可能采用小型设计,这样门体的设计和加工就可以在工厂加工然后现场安装了。针对大型测试间,射线强度大,且种类很多,一般射线发生设备需要频繁进出测试间,所选用辐射屏蔽材料比重很大,这样其门体规格尺寸和重量都很大,这种防辐射门在工厂加工成成品,然后在现场安装显然不现实。
由于大规格门体内屏蔽材料铅重量很大,但其硬度和刚度很小,如果工厂加工成型,所有屏蔽材料装填成型后,要实现运输、吊装,必然对门体有翻转、倒个等操作,其正常选用的包覆钢板与大比重的软铅相比,其变形将不可避免,好象布与沙子的关系。这样工厂加工成品,现场安装就不能够实现,如果现场加工,同样需要避开翻转、吊装这一操作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加以解决,发明人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对有多种辐射屏蔽材料组合的大尺寸大重量的门体进行了独特的多层结构设计和现场施工设计,保证了门体的射线防护功能和强度结构功能及尺寸和形位精度;同时解决了大尺寸大重量门体吊装运输的难题,对大尺寸铅板进行了特殊结构设计,满足了射线防护设计和现场施工的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辐射门体结构,包含:门体吊挂装置和门体本体,其中,门体吊挂装置,包含:吊挂上框、导轨、固定螺栓和吊挂下框;吊挂上框的上端面设置有与导轨相互配合的凹槽,吊挂上框的下端面设置有圆孔;吊挂下框的上端面设置有圆孔;固定螺栓通过吊挂上框下端面的圆孔、吊挂下框上端面的圆孔锁固;门体本体,包含:厢式框架、铅层和含硼聚乙烯层;门体本体的内层为含硼聚乙烯层、外层为铅层、铅层外面由厢式框架包裹。
一种防辐射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吊挂装置进一步包含:调整垫,设置有供固定螺栓穿过的圆孔,其设置在吊挂上框下端面与吊挂下框上端面之间。
一种防辐射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挂上框的下端面设置的圆孔为横向长圆孔,所述吊挂下框的上端面设置的圆孔为纵向长圆孔。
一种防辐射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铅层由铅砖垒成,所述铅砖的两面设置有突起,对应的两面设置有凹槽。
一种防辐射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硼聚乙烯层由含硼聚乙烯板层叠构成,每层含硼聚乙烯板为错缝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一种防辐射门体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将门体本体分解安装,按照铅层、含硼聚乙烯层、铅层的顺序依次垒进厢式框架内,后由盖板封固。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采用防护多种类射线所需要的各种屏蔽材料,进行多层结构设计,现场装填施工,无缝隙泄露隐患。
2、采用本发明的门体结构,门体下面可保证地面的平整,无任何凸凹点和不连续点。
3、采用本发明的门体结构,可控制门体与地面和墙体的间隙非常小,可控制在5mm以内。
4、采用本发明的安装方法,框架不涉及翻转、平移,仅承受垂直的下向力,成型的门体运行速度缓慢,因此框架设计中可不考虑平面刚度的问题,大量节约了钢板材料及运输、吊装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防辐射门体结构纵剖面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的门体吊挂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的吊挂上框下端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c为本发明的吊挂下框上端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铅层的立体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门体吊挂装置与门梁相互配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门体本体安装过程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使用状况平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使用状况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详细说明,现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防辐射门体结构纵剖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辐射门体结构,包含:门体吊挂装置1,门体本体2,门体吊挂装置1的下端与门体本体2的上端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蓝星(北京)化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蓝星(北京)化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47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