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氟的环烯烃驻极体薄膜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96851.8 | 申请日: | 200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3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刘仲明;姜达铭;陈振銮;曾美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J7/16;C08L45/00;G11C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戈泊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烯烃 驻极体 薄膜 | ||
1.一种含氟环烯烃驻极体薄膜,其包括:
含氟的环烯烃聚合物薄膜,其特征为具有以含氟烷基接枝的环烯 烃聚合物,其中环烯烃聚合物通过将选自乙烯、丙烯、C4-16α-烯烃或 其组合的单体与选自二环庚烯、三环癸烯或四环十二烯的环烯烃共聚 而成;以及
在该含氟的环烯烃聚合物薄膜上的聚对-二甲基苯薄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氟环烯烃驻极体薄膜,其中该聚对-二甲 基苯薄膜包含至少一种聚对-二甲基苯N、聚对-二甲基苯D及聚对-二 甲基苯C。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氟环烯烃驻极体薄膜,其中该聚对-二甲 基苯薄膜包含具有氰基及二氰基取代基中的至少一种的对-二甲基苯或 以氟原子及氯原子中的至少一种作为取代基的对-二甲基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氟环烯烃驻极体薄膜,其中是通过蒸发 而在该含氟环烯烃聚合物上形成该聚对-二甲基苯薄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氟环烯烃驻极体薄膜,其中该聚对-二甲 基苯薄膜具有0.1至10μm的厚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氟环烯烃驻极体薄膜,其中在该含氟环 烯烃聚合物薄膜的一侧上进一步包含导电薄膜。
7.一种含氟环烯烃驻极体薄膜的制法,其包含下述步骤:
提供含氟环烯烃聚合物薄膜,其特征为具有接枝在环烯烃聚合物 上的含氟烷基,其中环烯烃聚合物通过将选自乙烯、丙烯、C4-16α- 烯烃或其组合的单体与选自二环庚烯、三环癸烯或四环十二烯的环烯 烃共聚而成;
提供对-二甲基苯单体蒸气,其量足以包覆该含氟环烯烃聚合物薄 膜;以及
在蒸发室中引进蒸气及该含氟环烯烃聚合物薄膜,将该蒸发室抽 真空并调节到可使蒸气冷凝的温度,藉此使聚对-二甲基苯薄膜包覆该 含氟环烯烃聚合物薄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法,其中该聚对-二甲基苯薄膜包括至少 一种聚对-二甲基苯N、聚对-二甲基苯D及聚对-二甲基苯C。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法,其中该聚对-二甲基苯薄膜包含具有 氰基及二氰基取代基中的至少一种的对-二甲基苯或以氟原子及氯原子 中的至少一种作为取代基的对-二甲基苯。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法,其中该聚对-二甲基苯薄膜具有0.1 至10μm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685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