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93644.7 | 申请日: | 2003-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9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 发明(设计)人: | 中川敏;竹内万善;长柄良明;饭岛敏树;川澄一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 主分类号: | H01L51/50 | 分类号: | H01L51/50;H01L51/54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苏林;韦欣华 |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电致发光 器件 | ||
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其母案是申请日2003年10月24日、申请号200310119851.X、发明名称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EL)器件。
背景技术
典型的有机EL器件具有基板;置于基板上的阳极;置于阳极上包括发光层的有机层;和置于有机层上的阴极。其中发光层发出的光从有机EL器件的基板面射向外部的有机EL器件称为底部发射类型,而其中光从有机EL器件背对着基板面的一侧射出的有机EL器件称为顶部发射类型。
有机EL器件的阴极通常由功函数相对低的纯金属形成,例如像锂、镁、钙、和铝、它们的金属氧化物、或它们的金属合金。由于发光层发出的光经有机EL器件的基板面射出,因此阴极不一定能够传输光。在日本公开专利说明书Nos.4-212287和9-232079中,公开了含有改进阴极的底部发射类型的有机EL器件。
在日本专利公开说明书No.4-212287中公开的阴极包括合金层和置于合金上的金属层。该合金层由包含至少6mol%的碱金属的合金形成。该金属层由不包含任何碱金属,并且是具有抗腐蚀性的金属形成,厚度至少为50nm。
在日本专利公开说明书No.9-232079中公开的阴极也包括一个合金层,和置于该合金层上的一个金属层。该合金层是由一种含有0.5-5原子%的功函数不超过2.9eV的至少一种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合金形成,厚度为5-50nm。该金属层由功函数至少为3.0eV的金属形成,厚度为50-300nm。与金属层相比,该合金层位于有机层附近。阴极中所含氧的浓度不超过1原子%。
另一方面,在日本公开专利说明书No.2001-43980中公开了顶部发射型的有机EL器件。该有机EL器件的阴极包括电子注入层,和置于电子注入层上的透明的导电层。电子注入层由金属形成,厚度为0.5-20nm。导电层由铟-锌-氧-基材料形成,厚度为200nm。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新型阴极的有机EL器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含基板、阳极、阴极、和有机层。阳极和阴极各自位于基板的上面或上方。阳极和阴极中的一个是位于另一个的上方。有机层位于阴极和阳极之间。有机层至少有一个发光层。阴极有一个电子注入层和一个保护层。电子注入层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和第二表面位于电子注入层的相反的一侧上。第一表面面对有机层。第二表面背离有机层。保护层覆盖第二表面以保护电子注入层。电子注入层由纯金属、金属合金、或金属化合物制成。保护层由纯金属或金属合金制成。阴极是能够透射光。
根据下面的详细说明,结合相应的附图,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并通过实例阐明本发明的原理。
附图简述
参考以下对目前优选的实施方案并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很好地了解本发明,及其目的和优点。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方案的有机EL器件示意图;和
图2是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方案的有机EL器件示意图。
优选实施方式
参照图1描述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方案。
如图1所示,有机EL器件10包括基板11,置于基板11上的阳极12,置于阳极12上的有机层13,和置于有机层13上的阴极14。有机EL器件10是“顶部发射型”的有机EL器件,它通过有机EL器件10位于和基板11相对的一侧上的部分输出光。
基板11是由玻璃形成并且能够透射可见光。由铬形成、厚度为200nm的阳极12反射可见光。
有机层13包括一个空穴注入层15,空穴传输层16,和发光层17。层15-17是按照从面对阳极12一侧到阴极14的次序排列的。空穴注入层15是由铜酞菁(CuPc)形成,并且厚度为10nm。空穴传输层16是由在末端苯基的间位带有甲基的三苯胺的四聚物(TPTE)形成,并且厚度为10nm。发光层17是由一种8-喹啉醇衍生物的铝配合物,或三(8-喹啉醇)合铝(Alq3)形成,并且厚度为65nm。
阴极14能够透射可见光,并带有电子注入层18和保护层19。电子注入层18是由钙(Ca)形成,厚度不超过50nm。保护层19由银(Ag)形成,厚度不超过50nm。保护层19覆盖背离有机层13的电子注入层18的表面,以保护电子注入层18。电子注入层18和保护层19分别有至少50%的可见光透射率。这里意味着电子注入层18和保护层19是透明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未经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36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51-00 使用有机材料作有源部分或使用有机材料与其他材料的组合作有源部分的固态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器件或其部件的工艺方法或设备
H01L51-05 .专门适用于整流、放大、振荡或切换且并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电容器或电阻器
H01L51-42 .专门适用于感应红外线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专门适用于将这些辐射能转换为电能,或者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的控制
H01L51-50 .专门适用于光发射的,如有机发光二极管
H01L51-52 ..器件的零部件
H01L51-54 .. 材料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