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镁-锌-稀土-锆类镁基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93553.3 | 申请日: | 2007-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0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民;孟凡岩;吴耀明;鞠育平;王立东;杨洁;彭秋明;毕广利;王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C23/00 | 分类号: | C22C23/00;C22C23/04;C22C1/03;B22D21/04;C22F1/06 |
代理公司: | 长春科宇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马守忠 |
地址: | 130022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稀土 锆类镁基 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镁-锌-稀土-锆类镁基合金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镁-3wt%锌-3wt%稀土类合金中添加锆的镁基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镁-锌-稀土-锆类镁基合金(Mg-Zn-RE-Zr)是由镁-锌-稀土(Mg-Zn-RE)系和镁-锌-锆(Mg-Zn-Zr)系两个合金体系组合而成,属于Mg-Zn-RE和Mg-Zn-Zr系的交叉体系。Mg-Zn-RE-Zr系镁基合金在航空航天材料领域内有着重要应用;诸如中国牌号的MB25 [Mg-(5.3~5.6wt%)Zn-(0.8~1.7wt%)Y-(0.43~0.59wt%)Zr]镁合金、用富钇混合稀土(MY)替代MB25合金中的纯钇(Y)得到的MB26[Mg-(5.4wt%~5.8wt%)Zn-(1.0wt%~1.65wt%)MY-(0.48wt%~0.66wt%)Zr]镁合金、MB22镁合金[Mg-(1.2wt%~1.6wt%)Zn-(2.9wt%~3.5wt%)Y-(0.45wt%~0.8wt.%)Zr]。
显然,MB25或MB26与MB22镁合金中Zn含量分布的2wt%~5wt%之间存在空白;中等Zn含量和中等稀土含量,诸如含有3wt%或4wt%Zn、3wt%或4wt%稀土,可以填补该空白,也可为工业上选择加工镁合金品种或选择合适性/价比镁合金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和便利。
2007年7月中国专利局公开了题为“一种高强高韧可焊变形稀土镁合金”的200610172788.X号专利,该发明申请保护Mg-(5.5wt%~6.4wt%)Zn-(0.7wt%~1.7wt%)MY-(0.45wt%-0.8wt%)Zr体系。该发明优点在于:在挤压态下,获得室温平均抗拉强度340MPa以上,延伸率14%的高强高韧可焊变形镁稀土合金;并且这种新合金中的稀土为成本低廉的富钇混合稀土(MY)。该发明切入点、组成偏重于对中国牌号的MB26镁合金[Mg-(5.4wt%~5.8wt%)Zn-(1.0wt%~1.65wt%)MY-(0.48wt%~0.66wt%)Zr]的改进。显然,该发明Zn和稀土的含量与本发明的3wt%锌和3wt%稀土数量差异较大、导致在设计合金热加工和用途等方面有较大差异性;不构成对本发明新颖性限制。
2007年10月中国专利200710022216.8号,公开了题为“一种高强度高塑性变形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该发明申请保护Mg-(4.5wt%~5.5wt%)Zn-(0.5wt%~2.5wt%)Ce-(0.01wt%-0.2wt%)Ti体系。该发明主要是在镁-锌-锆合金基础上、通过将ZK60合金中的Zn含量略微降低;并加入稀土元素铈和用金属钛替代金属锆,解决ZK60合金在挤出过程中“闷车”等问题。该发明优点在于:在挤压态下,获得新合金室温平均抗拉强度360MPa,屈服强度245MPa,断后延伸率7%;150℃时平均抗拉强度250MPa,断后延伸率大于11%。用稀土Ce替代Zr后,不但降低成本,而且使难加工的ZK60合金在普通挤出机上很容易挤出和获得性能良好的产品。该发明Zn和稀土含量与本发明的3wt%锌和3wt%稀土数量差异较大、也导致在合金设计、热加工和用途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别;不构成对本发明新颖性限制。
2007年,美国专利商标局和中国专利局公开了日本发明家河村能人(Kawamura;Yoshihito)等的多项镁-锌-稀上系合金专利。包括:①2007年5月美国专利商标局公开的题为“高强高韧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的20070102072号发明专利、②2007年6月美国专利商标局公开的题为“高强高韧镁合金及其生产方法”的20070125464号专利、③2007年7月美国专利商标局公开的题为“高强高韧镁合金及其生产方法”的20070169859号专利、④2007年8月中国专利局公开的题为“高强度高韧性金属及其制造方法”的200580032675.3号发明专利、⑤2007年9月美国专利商标局公开的题为“镁合金”的20070204936号专利。上述5项专利的共同特点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35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缩机的旋转轴支撑装置
- 下一篇:封装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