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防治植物病害的生防细菌菌株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90998.6 | 申请日: | 200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7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凤权;钱国良;姜英华;韩冰;胡白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95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治 植物病害 细菌 菌株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株防治植物病害的生防菌株及其菌剂,所得到的生物药剂及其方法属于生物防治领域。该生防菌株及其菌剂为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了一种新的高效生物农药,是一种很好的化学农药替代品。
二、技术背景
植物病害一直严重地威胁着农业生产,人类防治植物病害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过去使用的药剂多为植物性或无机化学农药。上世纪40年代初期,有机合成农药大量使用,虽然在保证农作物稳定、高产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化学农药本身的缺点及长期不合理使用,逐渐暴露出一些严重的问题,如抗药性、农药残留和病虫害再猖獗,即3R问题(Resistance、Residue、Resurgence)。3R问题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于是生物防治的研究开发应用被提到了议事日程,并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从植物病害防治的角度来讲,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对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目前,国内外学者已从土壤中筛选到许多有益的微生物,为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了大量的可利用资源,并且许多生防菌已开发成为生防制剂,广泛用于生产。在各类防治植物病害的生物农药中,细菌制剂是较多的一类,国内外已经有数十个相关产品登记。已开发成功的细菌生防制剂主要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p.)、荧光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和放射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radiobacter)。目前用于生防的芽孢杆菌种类主要有:枯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等。荧光假单胞菌能够防治多种植物病害,如小麦全蚀病、棉花幼苗猝倒病、马铃薯软腐病等。利用细菌防治植物土传病害,最著名的当属放射土壤杆菌K-84菌系。该菌可有效地防治根癌土壤杆菌引起的桃、樱桃、葡萄、玫瑰等植物的根癌病,并且已在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9个国家推广应用。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深入研究,科学家发现许多植物存在着一类称作为植物根部促生细菌和植物内生细菌的有益微生物,除促进植物生长外,它们还能抑制根部病原菌的生长,减轻植物病害,并且可作为激活剂诱导植物系统获得抗性,成为细菌生防制剂的开发热点。其中,最早商业化生产的植物根部促生细菌是枯草芽孢杆菌A13,A13能有效抑制植物病原菌的繁殖,促进许多植物的生长。用A13处理种子可以提高胡萝卜产量48%,燕麦产量33%和花生产量37%。1990年美国Auburn大学的科研人员进一步将A13应用在棉花和豌豆上并实现了商品化。
Pasteur在1876年从无菌葡萄果汁中提取到内生细菌,从此植物内生细菌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我国陈延熙教授等曾从植物体内筛选出有益的芽孢杆菌并将其制成植物微生物制剂,在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牧草等50多种植物上应用,对作物具有增产、防病、改善品质、抗旱、防寒等作用。杨海莲等用从水稻中分离得到的内生阴沟肠杆菌的菌液喷洒水稻叶片,结果表明处理后能够明显提高水稻对白叶枯病、稻瘟病、纹枯病的抗性。Brooks等已经证明分离自橡树的内生芽孢杆菌、假单胞菌对橡树枯萎病菌有拮抗活性。用内生的脱氮假单胞菌处理橡树后接种病原菌,防效为50%。Sayonara等从甘蓝、白菜叶子中分离到3种内生细菌对甘蓝黑腐病原菌甘蓝致病变种有拮抗活性。综上所述,基于生物防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筛选抗菌谱广、生防活性高的新型细菌菌株,进而制备出高效的生防菌剂,将有利于更好地防治植物病害,减少化学农药的污染。
三、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和需求,筛选出一株抗菌谱广、活性高、对环境安全的新型生防细菌菌株,制备出高效的生防菌剂,更好地防治农业植物病害,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方案下面为本发明的主要内容:
本发明是从作物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到1株具有较强拮抗活性的细菌,经鉴定为产酶溶杆菌,菌株代号为OH11。产酶溶杆菌作为一种生防细菌,在国内属首次报道,是一种新型的生防细菌。主要生物学特性为:G-(革兰氏阴性),菌体为短杆状,大小为3.2×0.4μm,氧化酶、接触酶、柠檬酸利用反应为阳性;脂酶反应、V.P.反应、吲哚反应为阴性;不能水解淀粉。菌株OH11现保存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北京),保藏日期2007/03/19,保藏号:CGMCC NO.1978。
使用上述高效生防菌株生产菌剂的工艺为:斜面种-摇瓶种-种子罐-生产罐-产品(包装剂型为液体菌剂或固体吸附菌剂)。
本发明的详细实施步骤为:
1)将生防菌株OH11试管种接种于肉汤培养基摇瓶中,振荡培养至对数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09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烧煮用锅、壶
- 下一篇:一种治疗实体肿瘤的卡莫氟缓释植入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