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芳香味的竹炭改性涤纶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90800.4 | 申请日: | 200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1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虹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1/10 | 分类号: | D01F1/10;D01F6/62;C09C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28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芳香 改性 涤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涤纶纤维,属化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竹炭有“黑钻石”的美誉,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竹炭是以丰富的老竹为原料,经过60~100℃预干燥,100~150℃干燥,150~270℃预炭化,270~450℃炭化,450~1000℃煅烧精心烧制而成。由于其分子结构呈六角形,炭质致密,密度大,孔隙多,矿物质含量丰富,碳含量93%~96%,还含有钾、镁、钙、铝、锆、锰等物质,且表面积高达700m2/g,具有较强的吸附分解、吸湿干燥、消臭抗菌以及远红外发射、抗紫外线、负离子发射功能。
普通的竹炭改性涤纶的生产过程是这样的:把竹炭研磨成竹炭粉,使其粒径达到0.5μm以下,然后用硅表面活性剂处理,在高温下与聚酯切片混熔制得母粒,再将母粒与聚酯切片混熔,通过传统涤纶纺丝工艺制得竹炭改性涤纶。一般竹炭粉含量在2%~3%。
使有这种方法生产的竹炭改性涤纶,虽然具有很好的消臭抗菌及保健功能,但由于竹炭在制作过程中因其各种杂质的混入,也容易使相关的改性涤纶纤维存在一定的异味,制约了其在服装面料领域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长效芳香气味散发功能的竹炭改性涤纶,用以解决普通竹炭改性涤纶由于杂质的存在而出现的散发异味的缺陷。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1、将竹炭研磨成粒径<0.5微米的粉末,并用硅表面活性剂对其进行处理。
2、将经过表面活性处理的竹炭粉与一种或数种芳香族化合物纳米粉末(粒径<25nm)均匀混合后,再与普通的聚酯切片混合。最后于高温下三者互熔得到含竹炭粉及芳香族化合物的母粒。
3、将该母粒与聚酯切片混合后进行常规的熔融纺丝,最终终制得本发明所述具有芳香气味散发功能的竹炭改性涤纶长丝。
4、该涤纶长丝可以是POY、DTY或FDY或以它们为原材料的其它种类。
本发明不仅具有一般竹炭改性涤纶的特点,而且还能长效缓慢释放芳香族化合物所具有的一种或数种香味,用于制作高档会所内使用的装饰面料,给人以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同时可替代空气清新剂的作用,因而还是一种很好的环保健康用品。如果在纺丝部份作一些生产上的改进,还能够得到一些诸如吸湿排汗、超细旦等差别化、功能化涤纶新品种,并运用其制作运动型服装及内衣,则可以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在市场上选购竹炭粉若干,要求其粒径<0.5微米,对其表面进性有机硅类物质的活化处理,后加入可以散放香味的芳香族化合物,要求该化合物对人体无危害。
将竹炭粉、芳香化合物、普通PET切片按2∶2∶80的质量比例进行混合后进行混合熔化,熔化温度为267℃。最后制成大小均匀的混合母粒,粒径3~5mm。形状圆柱形。
将该母粒与普通PET切片按1∶20的比例再进行混合后,按普通的PET切片的投送方式投入料仓中,进行切片纺丝的全过程,最后制得本实施例所述能散发芳香气味的竹炭改性POY长丝。其生产规格为:75D/144F,准备用来制作同种规格的DTY超细旦改性涤纶长丝。
使用该实施例制作的涤纶长丝织造的面料,不仅具有很好的手感与柔软性,而且还有一种淡淡的香味。用其制作运动服或休闲服,可以给人以一种长久的清新感受,不失为一种高档纺织面料。现时市场指导价达30000元/吨,附加值是普通产品的4倍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虹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盛虹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08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