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林冠山地多级精度自动定位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88331.2 | 申请日: | 200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9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冯仲科;梁长秀;张彦林;臧淑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师范大学;冯仲科 |
主分类号: | G01S5/02 | 分类号: | G01S5/02;G01S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25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林冠 山地 多级 精度 自动 定位 技术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森林定位技术,特别是一种林冠山地多级精度自动定位技术。
二、技术背景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作为现代高新技术已在林业、农业、测绘、地质、矿业、石油、土建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由于GPS技术具有实时、动态、自动、全天候确定空间三维位置及运行速率的功能,因而在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导航、定位、地图数据更新、森林面积精准监测、飞播造林、森林病虫害监测、林火监测、林界划分、资源管理等方面需要空间定位技术进行林界定位、林权划分、森林认证、林中定位实验、样点复位和遥感数据与地面调查相对应等工作。
我国林地多处山区,由于山地地形、林冠、树干等干扰因子的影响,使GPS在森林中的定位研究受到很大的局限性:定位时间延长、定位精度降低,定位结果可信度差,某些情况下由于林区的遮蔽性和某些小峡谷地带的狭隘天空不能保证有4颗以上的卫星,从而形成DGPS系统失灵的盲区空间定位,传统上采用增高GPS天线或使用手持机的方式解决以上问题,以上的各种方法均存在着其缺点:
①采用将GPS天线举高,使其高于树冠定位,但是在某些原始森林,树高超过100m,这种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②手持式GPS接收机只能进行单点定位,其实时定位精度为±100m,远远低于林业资源调查管理和环境监测的必要精度±1m左右的水平,不具备将这些手持式GPS接收机改造为差分GPS接收机的条件,当有树冠影响时,手持式GPS接收机精度进一步降低,时间延长。
因此,由于森林的广阔性,林分结构的复杂性,迫切需要多级精度、多级分辨率的定位技术应用于森林定位。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在森林定位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来的很多麻烦与误差,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林冠山地多级精度自动定位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1.在山区、丘陵区和林冠遮挡条件下,使用GPS无法实施林中定位时,利用DGPS(差分全球定位系统)在开阔地带、林区路旁测量基准站坐标或利用已知点坐标,采用罗盘仪、全站仪在郁闭林分内进行导线定位。
2.罗盘仪导线定位方法如下:首先,在导线两端的基准点安置DGPS,测得基准点坐标;然后,由罗盘仪测得基准点到目标点的距离、方位角、倾角、磁偏角,按无定向导线方式由PDA自动计算林中各目标点的坐标。
3.全站仪导线定位方法如下:首先,在导线两端的基准点安置DGPS,测得基准点坐标;然后,由全站仪测得基准点到目标点的距离、天顶距、水平角、倾斜角,按无定向导线方式由PDA自动计算林中目标点的坐标。
本项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①以DGPS为基础,采用罗盘仪和全站仪无定向导线作业方式,实现空间定位与陆地观测定位的优势互补、缺点互抵、资源共享,解决不能保证有4颗以上的卫星的盲区空间定位问题。
②通过PDA编程计算,实现数据的实时存储和自动化处理。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无定向导线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林冠山地多级精度自动定位技术与现有定位技术不同,具体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冯仲科,未经哈尔滨师范大学;冯仲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883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促生长作用的犬猫用保健品
- 下一篇:电子卡的保护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