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语音会议中会议控制操作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87998.0 | 申请日: | 200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0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彭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3/56 | 分类号: | H04M3/56;H04M3/22;H04L12/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尚志峰;吴孟秋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语音 会议 控制 操作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媒体语音会议业务,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语音会议中会议控制操作的方法和系统,其应用于下一代通信网络或国际协议多媒体子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基于下一代通信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NGN)或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网络下的语音会议中都会涉及到会议控制操作,例如,将某个成员设置为旁听状态(旁听,即该成员只能听到其他成员的语音,而其他成员无法听到该成员的语音)或者取消旁听状态,将某个成员清除出会场等。在通常情况下,为了方便会议管理者便捷地进行这种会议控制操作,都会提供web页面或者通过类似于web页面一类的人机界面程序来实现。但对于只单纯拥有话机而无法使用其他手段的用户来说,其召开会议时如果要进行会议控制操作就显得非常不便,有可能需要用户先手工记下所有与会成员的电话号码,在做会议控制操作时再按照先前记下的号码输入才可以进行。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语音会议中会议控制操作的方法,应用于下一代通信网络或国际协议多媒体子系统,该方法包括:步骤一,会场创建后,会议应用服务建立会议控制者和媒体服务器之间的链路;以及步骤二,在链路被创建后,媒体服务器对会议控制者进行全程放音收号监控,会议控制者根据媒体服务器播放的语音提示菜单把将要被控制的会议成员的号码提供给媒体服务器,会议应用服务根据从媒体服务器接收到的将要被控制的会议成员的号码,对将要被控制的会议成员进行会议控制。
其中,在步骤二中,会议控制者根据媒体服务器播放的语音提示菜单以直接输入的方式将将要被控制的会议成员的号码提供给媒体服务器。
在步骤二中,会议控制者根据媒体服务器播放的语音提示菜单以查询且选择按键的方式将将要被控制的会议成员的号码提供给媒体服务器。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语音提示菜单包括第一语音提示菜单、第二语音提示菜单、第三语音提示菜单和第四语音提示菜单,其中,第一语音提示菜单的功能是:进入会议控制操作;第二语音提示菜单中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功能:请成员退出会场、旁听管理、发言操作、接听业务介绍或帮助;第三语音提示菜单中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功能:直接输入将要被控制的会议成员号码、查询会议控制操作、返回上一级菜单以及返回会议;以及第四语音提示菜单中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功能:播放当前会议成员号码并提示当前为第一条记录、播放当前会议成员号码并提示当前为最后一条记录、播放当前会议成员号码并提示查询下一条记录、播放当前会议成员号码并提示查询上一条记录、返回上一级菜单以及对当前会议成员进行操作。
此外,查询且选择按键的方式的实现过程包括:媒体服务器向会议控制者播放当前会议成员号码;媒体服务器判断当前会议成员号码的记录,如果是第一条记录或者是最后一条记录,会相应地提示当前是第一条记录或是最后一条记录,否则,会议控制者根据第四语音提示菜单选择不同的按键以查询当前会议成员号码记录的上一条记录或下一条记录;以及当会议控制者查询到当前会议成员号码与将要被控制的会议成员的号码一致时,会议应用服务根据从第二语音提示菜单中选择的功能进行相应的会议控制。
语音会议是通过会议应用服务、Parlay平台和媒体服务器实现的,Parlay平台和媒体服务器之间使用媒体网关控制协议。
放音收号监控包括以下步骤:在通过会议应用服务、Parlay平台和媒体服务器建立起全程放音收号监控的会话后,由会议应用服务通过Parlay平台向媒体服务器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指示将要进行放音收号的操作以及操作期望的收号结果集;在放音收号成功后,媒体服务器通过Parlay平台向会议应用服务发送响应消息,响应消息指示已收到一个期望的收号结果,并将收号结果包含在响应消息中一起发送至会议应用服务;以及会议应用服务根据收号结果进入相应的会议控制流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879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发光二极管进行数据通信的数据通信装置及电子仪器
- 下一篇:镜头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