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威灵仙在制备治疗恶心呕吐药物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85663.5 | 申请日: | 200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4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梅;张校科;张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旭梅 |
主分类号: | A61K36/716 | 分类号: | A61K36/716;A61P1/08;A61K125/00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毅 |
地址: | 046000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威灵仙 制备 治疗 恶心 呕吐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威灵仙的新用途,涉及其在制备治疗恶心呕吐药物中的应用,尤其是涉及其在制备治疗放、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威灵仙(Radix Clematidis Chinensis),属毛茛目毛茛科铁线莲属,为毛茛科植物威灵仙的根和根茎。别名能消、铁脚威灵仙、灵仙、黑脚威灵仙、铁扫帚、老虎须、青龙须等。主要含有原白头翁素(protoanemonin)、白头翁素(anemonin)、毛茛甙(ranunculin)、铁线莲皂甙(clematoside),尚含多种甙元为齐墩果酸的皂甙。性温,味辛、咸,归膀胱、肝经。功效祛风湿,通经络,消痰涎,散癖积。用于风寒痹痛、四肢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骨哽咽喉。治痛风顽痹、腰膝冷痛、脚气疟疾、症瘕积聚、破伤风、扁桃体炎、诸骨鲠咽。
祖国传统中医著作对威灵仙的药用功效多有论述,主要有:
《唐本草》:腰、肾、脚膝、积聚、肠内诸冷病,积年不瘥,服之效。《开宝本草》:主诸风,宣通五藏,去腹内冷滞,心隔痰水久积,症瘕痃癖气块,膀胱宿脓恶水,腰膝冷疼及疗折伤。《本草衍义》:治肠风。《本草衍义补遗》:痛在上者服之。《本经逢原》:痘疹毒壅于上不能下达,腰下胫膝起灌迟者,用为下引。《南京民间药草》:鲜根泡酒服治胃痛;和白糖打烂敷脑门处一昼夜,见皮肤生泡即除去,治牙龈肿胀。《安徽药材》:捣敷眉心治白喉。《广西中草药》:祛风除湿,通经活络,利尿,止痛。治风湿骨痛,黄疸,浮肿,小便不利,偏头痛,跌打内伤。《海上集验方》:威灵仙去众风,通十二经脉,疏宣五脏冷脓宿水变病,微利不渴。人服此,四肢轻健,手足温暖,并得清凉。《纲目》:威灵仙,气温,味微辛咸。辛泄气,咸泄水,故风湿痰次之病,气妆者服之有捷效,其性大抵疏利,久服恐损真气,气弱者亦不可服之。《本草经疏》:威灵仙主诸风,而为风药之宣导善走者也。腹内冷滞,多由于寒湿,心膈痰水,乃饮停于上、中二焦也,风能胜湿,湿病喜燥,故主之也。膀胱宿脓恶水,靡不由湿所成,腰膝冷疼,亦缘湿流下部侵筋致之,祛风除湿,病随去矣。其日久积瘕、痃癖、气块及折伤,则病于血分者多,气分者少,而又未必皆由于湿,施之恐亦无当,取节焉可也。《药品化义》:灵仙,性猛急,盖走而不守,宣通十二经络。主治风、湿、痰、壅滞经络中,致成痛风走注,骨节疼痛,或肿,或麻木。风胜者,患在上,湿胜者,患在下,二者郁遏之久,化为血热,血热为本,而痰则为标矣,以此疏通经络,则血滞痰阻,无不立豁。若中风手足不遂,以此佐他药宣行气道。酒拌,治两臀痛。因其力猛,亦能软骨,以此同芎、归、龟甲、血余,治临产交骨不开,验如影响。《本草正义》:威灵仙,以走窜消克为能事,积湿停痰,血凝气滞,诸实宜之。味有微辛,故亦谓祛风,然惟风寒湿三气之留凝隧络,关节不利诸病,尚为合宜,而性颇锐利,命名之义,可想而知,乃唐人著《威灵仙传》竟谓治中风不语,手足不遂,口眼歪斜云云,则人有误会矣。
现代医学对于威灵仙的药理作用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狭叶铁线莲(即山蓼)50%浸剂(1mL/kg)可使麻醉犬血压下降,肾容积缩小,其煎剂药效仅及浸剂之半。对离体蟾蜍心脏有先抑制后兴奋的作用,其浸剂药效似比煎剂约大3~5倍。其降压作用可能与对心脏的抑制有关。
2.对平滑肌的影响
狭叶铁线莲煎剂对小鼠离体肠管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可能是对平滑肌的直接作用,对大鼠及家兔的离体肠管亦有相似作用。对小鼠离体子宫作用不明显。
3.抗利尿作用
狭叶铁线莲制剂对小鼠、大鼠、豚鼠有显著的抗利尿作用。浸剂与煎剂作用大致相等,50%煎剂0.2mL约相当于脑垂体后叶素0.1单位的抗利尿效果,且其作用时间似比脑垂体后叶素为长,此种作用也可能与血压下降、肾血管收缩有关。
4.降血糖作用
威灵仙浸剂对正常大鼠有显著增强葡萄糖同化的作用(即给予大鼠以大量葡萄糖后,尿糖试验仍为阴性),故可能有降血糖作用。
5.其他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旭梅,未经张旭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856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高显像度光记录媒介
- 下一篇:一种电路交换网络与IP多媒体子系统的互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