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氯沙坦和氢氯噻嗪的药物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79833.9 | 申请日: | 200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1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宋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德众万全药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549 | 分类号: | A61K31/549;A61K9/16;A61K9/20;A61K9/48;A61K47/36;A61P9/12;A61K31/41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7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氯沙坦 氢氯噻嗪 药物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氯沙坦和氢氯噻嗪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 组合物中还含有乳糖和海藻酸钠。
背景技术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竞争日益紧张,高血压患病人数大大增加。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明显上升,据我国统计资料显示,中国三十五至七十四岁人群 中,高血压的发病率高达约百分之二十七。高血压可引发心、脑、肾等器官的损 伤,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
氯沙坦钾是由默克公司开发上市的第一代口服非肽类血管紧张素II受体抑 制剂,1994年首先在瑞典上市,于1998年在我国正式上市,现已在全球70多 个国家作为临床治疗药物广泛应用。其作为血管紧张素II受体(AT1型)拮抗剂, 可以阻断内源性及外源性的血管紧张素II所产生的各种药理作用。可选择性地作 用于AT1受体,不影响其他激素受体或心血管中重要的离子通道的功能,也不 抑制降解缓激肽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激肽酶II),不影响血管紧张素II及缓激 肽的代谢过程。氢氯噻嗪是噻嗪类利尿药。它通过影响肾小管对电解质的重吸收, 直接增加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分泌,使尿量增加,血容量降低。同时,氢氯噻嗪通 过其利尿作用,减少血浆容量,间接地使血浆肾素活性增加,醛固酮分泌增加, 尿钾排出增加,使血钾降低。氯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是一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的口服安全而有效的抗高血压药物。肾素-醛固酮系统的作用是由血管紧张素II 介导的,因此,氢氯噻嗪合用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可增强药效并逆 转氢氯噻嗪所致的失钾作用。
CN 1939283A公开了氯沙坦氢氯噻嗪滴丸及其制备方法。其有提高生物利用 度,发挥高效的作用。但是滴丸制备工艺相对复杂,而且制备过程中需要加热使 基质熔融,这一过程可能会影响活性成分的稳定性,特别是对于复方制剂。
氢氯噻嗪在水中不溶,制成固体口服制剂后溶出不完全。另一方面,氢氯噻 嗪稳定性较差,制成制剂后容易发生含量降低、有关物质增加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旨在提高氢氯噻嗪的溶出度,并提高其稳定性。同时, 这种药物组合物并不影响氯沙坦钾的稳定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氯沙坦钾和氢氯噻嗪的药物组合物,其中还加入了药用 辅料海藻酸钠和乳糖。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氯沙坦钾和氢氯噻嗪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 中活性成分和乳糖的比例为1∶0.5~1∶2。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氯沙坦钾和氢氯噻嗪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 中活性成分和海藻酸钠的比例为1∶0.02~1∶0.1。
本发明提供的氯沙坦钾和氢氯噻嗪的药物组合物,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1)将氢氯噻嗪和乳糖置于高速粉碎机中粉碎,得混合物I;
(2)在混合物I中按等量递加法加入氯沙坦钾和海藻酸钠,混合得药物组 合物。
本发明提供的含有氯沙坦钾和氢氯噻嗪的药物组合物,可以为胶囊、片剂或 颗粒剂的形式。
本发明制备的药物组合物,成功的解决了氢氯噻嗪做成口服固体制剂后溶出 不完全的问题。用该药物组合物制成的制剂,氢氯噻嗪不稳定的问题也得到了解 决。同时,本发明制备的药物组合物中氯沙坦钾也有良好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下述的实施 例。其中“%”是指“重量百分比”。
实施例1
制备方法:
(1)将处方量氢氯噻嗪和乳糖置于高速粉碎机中粉碎,得混合物I;
(2)在混合物I中按等量递加法加入处方量氯沙坦钾和海藻酸钠,混合得 药物组合物。
(3)在药物组合物中加入处方量淀粉和微晶纤维素得混合物II;
(4)混合物II中加入润湿剂水适量,制软材,过24目筛制粒;
(5)50℃干燥后,过30目筛整粒;
(6)按处方量称取硬酯酸镁与干颗粒混匀得混合物III;
(7)将混合物III灌装到1号胶囊,即可。
实施例2
制备方法:
(1)将处方量氢氯噻嗪和乳糖置于高速粉碎机中粉碎,得混合物I;
(2)在混合物I中按等量递加法加入处方量氯沙坦钾和海藻酸钠,混合得 药物组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德众万全药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德众万全药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98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