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余热锅炉及其炉体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78265.0 | 申请日: | 200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1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炎;王岗;陈逢胜;张计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16 | 分类号: | F22B1/16;F22B21/34;F22B3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恒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宋合成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余热 锅炉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余热锅炉及其炉体,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熔炼炉的余热锅炉及其炉体。
背景技术
余热锅炉是用于回收热量的设备,例如在有色冶金领域,余热锅炉广泛地用于回收熔炼炉的烟气中的热量。
现有技术中,余热锅炉的炉体通常由单个平行六面体或柱状体构成,炉体内形成炉膛。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354093Y公开了一种余热锅炉,该余热锅炉的炉体为平行六面体,炉体上面设置有汽包。烟气从炉体的一侧进入,从相对一侧排出。
在包括上述余热锅炉在内的现有技术中,高温烟气从炉体的一侧进入,在炉膛内经过热交换后,从相对的一侧排出。高温烟气中带有的灰尘(例如炉渣)非常容易粘在炉体的内壁上,从而,炉膛内需要经常清灰,对于粘在炉体内壁上的积灰,清理操作费时、费力。而且,由于灰尘粘结在炉体的内壁上,导致炉体的寿命降低,余热回收效率降低。另外,烟气趋于从进烟口直接向出烟口流动,从而在炉膛内停留的时间短,热量回收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提出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高温烟气中的灰尘不容易粘在炉体的内壁上,除灰操作减少,炉体寿命提高,余热回收效率提高的余热锅炉的炉体及具有该炉体的余热锅炉。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余热锅炉的炉体,包括过渡段烟道,该过渡段烟道包括上升部和下降部,上升部的顶端与下降部的顶端相连;和对流段烟道,该对流段烟道的进烟口与过渡段烟道的下降部的下端相连且对流段烟道的出烟端形成有出烟口。
根据本发明的炉体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余热锅炉的炉体进一步包括上升段烟道,该上升段烟道的顶端与过渡段烟道的上升部的下端相连。
余热锅炉的炉体进一步包括:下降段烟道,所述下降段烟道的顶端与过渡段烟道的下降部的下端相连且下降段烟道的下端与对流段烟道的进烟口相连。
余热锅炉的炉体进一步包括冷却屏,所述冷却屏的上端与上升段烟道的下端相连,且冷却屏的下端开口的径向尺寸大于其上端开口的径向尺寸。
所述炉体的壁为膜式水冷壁。
所述膜式水冷壁由管和金属棒相互间隔焊接而成,或由管与管相互焊接而成,或由管与板相互焊接而成。
所述炉体的壁外面设置有保温层。
所述对流段烟道内设置有对流管束。
在所述对流段烟道内在进烟口与出烟口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烟气挡板。
所述烟气挡板由管束制成。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余热锅炉,包括炉体和水循环系统,所述炉体为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炉体。
根据本发明的余热锅炉的炉体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优点之一:首先,根据本发明的炉体,由于设置了过渡段烟道,因此,含有灰尘的高温烟气例如从熔炼炉进入过渡段烟道,在上升的过程中,高温烟气中的灰尘能够依靠重力落下,从而防止灰尘粘到炉体的内壁上,炉体内的积灰减少,减少了除灰操作,提高了炉体的寿命,余热回收效率提高。
其次,例如通过设置过渡段烟道,上升段烟道,下降段烟道,增长了炉体,延长了高温烟气在炉体内运行的时间,由此从高温烟气中回收热量的效率进一步提高。
进而,通过将炉体的壁用膜式水冷壁制成,能够将炉体本身用作水循环系统的热交换器,炉体本身用作热交换器的受热面,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热量回收效率。
进而,通过在对流烟道内设置对流管束,能够进一步提高从高温烟气中回收热量的效率。
进而,通过在对流段烟道内邻接进烟口处设置挡板,从而避免烟气直接从进烟口流向出烟口,使得烟气在整个对流段烟道内流动,例如,烟气能够到达对流段烟道的侧壁和底壁,由此,提高了热量回收效率。
本发明附加的特征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余热锅炉炉体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余热锅炉炉体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余热锅炉炉体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余热锅炉炉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余热锅炉炉体的壁的构成的示意图;
图6是余热锅炉炉体的壁的另一构成的示意图;
图7是余热锅炉炉体的壁的又一构成的示意图;
图8A和8B是设置在炉体的对流段烟道内的对流管束的示意图;及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余热锅炉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82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户式水环热泵冷热交换器
- 下一篇:数据通信流控制装置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