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轻质烃油中硫化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77412.2 | 申请日: | 200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4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徐莉;许友好;汪燮卿;达志坚;张久顺;谢朝钢;林伟;田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45/20 | 分类号: | C10G45/2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景朝;庞立志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轻质烃油中 硫化物 方法 | ||
1.一种降低轻质烃油中硫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热后的含硫烃油 原料和供氢体,进入装有吸附剂和沸石添加剂的反应器内,在温度 300-500℃,压力0.5-3.5MPa,原料油重时空速0.5-10h-1,吸附剂总量与 烃油原料的重量比1-20的条件下反应,分离反应后物料,反应产物送入后 续分离系统进行产品分离,反应后的待生吸附剂和待生沸石添加剂经汽提 后烧焦再生,再生后的吸附剂和沸石添加剂经供氢体还原后返回反应器循 环使用;以吸附剂总重量为基准计,沸石添加剂占吸附剂总重量的0.1~15 重%;吸附剂还包含氧化锌和活性金属氧化物,其中活性金属氧化物为氧 化镍或/和氧化钴。
2.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吸附剂总重量为基准计, 沸石添加剂占吸附剂总重量的1~15重%。
3.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沸石选自八面沸石、稀土 择形沸石、丝光沸石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4.按照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八面沸石选自Y型沸石 或/和X型沸石,其中Y型沸石选自含磷的Y型沸石、REY沸石、含磷的 REY型沸石、HY型沸石、含磷的HY型沸石、REHY型沸石、含磷的 REHY型沸石、USY型沸石、含磷的USY型沸石、REUSY型沸石、含磷 的REUSY型沸石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5.按照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磷的沸石选自含磷的Y 型沸石、含磷的REY型沸石、含磷的HY型沸石、含磷的REHY型沸石、 含磷的USY型沸石、含磷的REUSY型沸石中的一种或几种,以所述沸石 总重量为计算基准,磷以P2O5计占1-10重%;含稀土的沸石选自REY沸 石、含磷的REY型沸石、REHY沸石、含磷的REHY型沸石、REUSY 型沸石、含磷的REUSY型沸石中的一种或几种,以所述沸石总重量为计 算基准,稀土以RE2O3计,占1-35重%。
6.按照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择形沸石选自含稀土 的五元环高硅沸石、含稀土的ZRP沸石、含稀土的Beta沸石中的一种或 几种,其硅铝比20-500,所述稀土均选自La、Ce、Pr、Nd、Sm中的一 种或两种以上元素。
7.按照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稀土的五元环高硅沸石 选自含稀土的ZSM-5沸石、含稀土的ZSM-8沸石、含稀土的ZSM-11沸 石、含稀土的ZSM-22沸石、含稀土的ZSM-23沸石、含稀土的ZSM-48 沸石、含稀土的ZSM-57沸石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含稀土 的Beta沸石包括含稀土的Naβ型沸石、含稀土的Hβ型沸石、含稀土的 USβ型沸石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8.按照权利要求3、6或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稀土择形沸 石总重量为计算基准,稀土以RE2O3计,占1-35重%;还可以对所述稀 土择形沸石进行磷改性,以磷改性稀土择形沸石的重量为计算基准,磷以 P2O5计占1-10重%。
9.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条件为:温度350-450℃, 压力1-2.5MPa,原料油重时空速4-8h-1,吸附剂总量与烃油原料的重量比 5-15。
10.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硫的烃油原料选自汽 油、煤油、柴油、瓦斯油馏分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11.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氢体选自氢气、含氢 气体、供氢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其中氢气为各种纯度的氢气, 含氢气体为催化裂化干气、焦化干气、热裂化干气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 混合物,供氢剂选自四氢萘、十氢萘、二氢茚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 物。
12.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选自流化床反应 器、固定床反应器、移动床反应器或其它类型的反应器及其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741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细胞电融合芯片系统
- 下一篇:汽车离合器拉线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