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晶收集区倒置结构SiGe异质结晶体管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77246.6 | 申请日: | 200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2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严利人;刘志弘;周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737 | 分类号: | H01L29/737;H01L21/331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光松 |
地址: | 100084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晶 收集 倒置 结构 sige 结晶体 | ||
1.一种多晶硅收集区倒置结构SiGe异质结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倒置结构晶体管是在Si衬底上,以衬底N型Si材料作发射区,从下向上依次制作SiGe基区,N型离子注入Si和N型掺杂多晶硅组成的复合收集区;在制作出引线电极后,形成同常规晶体管结构相反的倒置SiGe HBT NPN晶体管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晶硅收集区倒置结构SiGe异质结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Si衬底,其底层为P型而表面一部分为N+型,或者全部都是N+型;利用N+型Si作为晶体管的发射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晶硅收集区倒置结构SiGe异质结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SiGe基区,处于发射区上方,经外延工艺生长,并通过原位掺杂成P+型,直接处于发射区窗口上方的SiGe层构成了内基区;在发射区窗口两旁侧上方的SiGe由于向两侧引出并和那里的P+型多晶Si相连接,形成了外基区,从外基区处引出器件的基极,外基区部分的SiGe与下方的N+型Si通过一薄层SiO2相隔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晶硅收集区倒置结构SiGe异质结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收集区,下层由外延生长的Si构成,该Si层经离子注入成为N型,并且下部的掺杂浓度较高而上部的掺杂浓度较低,为N-型;俟后生长的多晶Si也掺杂成N型,与之前的N型Si材料共同构成器件的收集区,并且收集极电极亦由此处引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晶硅收集区倒置结构SiGe异质结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衬底全部是N+型时,则发射极经过减薄和背金后从硅片背面引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晶硅收集区倒置结构SiGe异质结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Si衬底的底层为P型而表面一部分为N+型的Si,则发射极可由硅片上表面引出。
7.一种多晶硅收集区倒置结构SiGe异质结晶体管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制备工艺步骤如下:
1)在衬底硅片上,衬底硅片可以是P型加N+型Si的双层结构,或全部是N+型,生长场氧化层,然后去掉所有氧化层,经过这一步骤处理后,表面呈现较缓的高低起伏;
2)生长起隔离作用的薄氧化层;采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方法沉积基极引出用的多晶Si,对多晶Si进行掺杂;
3)采用RIE等离子干法刻蚀,刻去一部分多晶Si,只留下用作基极引线的部分;继而湿法腐蚀已去除的多晶Si下方的薄氧化层,露出衬底N+型Si发射区;
4)外延SiGe材料,同时进行原位掺杂;在SiGe外延的末段,外延纯的Si材料帽层;离子注入N型杂质以控制B-C结的位置;采用反应离子刻蚀,刻蚀去一部分SiGe/Si层,只留下器件核心区域的SiGe/Si作基区;
5)淀积SiO2;光刻并湿法腐蚀SiO2层,露出收集区窗口;
6)淀积用作收集区的多晶Si;对多晶Si进行掺杂;反应离子刻蚀刻蚀多晶Si;
7)淀积用作孔介质的SiO2;反应离子刻蚀刻蚀引线孔;
8)溅射金属化引线层;反应离子刻蚀刻蚀金属层;
9)钝化;反应离子刻蚀刻钝化层,露出压焊块;
10)如果衬底整体为N+型的,则发射极将从背面引出,需增加减薄、背金的工艺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多晶硅收集区倒置结构SiGe异质结晶体管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薄、背金的工艺为,采用机械磨片的方法,将原本厚度在500~600μm的硅片,从背面磨去一部分,成为厚仅200μm的硅片;然后在硅片的背面通过蒸发或者溅射钛、金的方式制作硅片背面的金属层,并形成硅片背面的发射极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724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芦荟唇膏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基板平台和等离子处理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