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力发电机组整体牵引装船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77072.3 | 申请日: | 200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8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郝军;吴子全;汪莉;倪红雨;高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7/62 | 分类号: | B65G67/6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高凤荣 |
地址: | 10001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 发电 机组 整体 牵引 装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装船方法,特别是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整体牵引装船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海上石油开发工程中,传统海上石油生产平台所需的电力一般采用燃油或者燃煤等燃料的发电机组发电,并通过海底电缆将电力能源输送至各生产平台,为海上生产平台供电。
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提高,风力发电成为海上生产平台的重要的新能源。
请参阅图1所示,现有的风力发电机组一般由叶片11、内部装有发电机的机舱12、塔架13、由钢结构焊接而成的箱型底座2等部件组成。要将这些部件装运上船,通常都是采用吊车吊装的方法将这些部件一件一件吊装上船。这种将风力发电机组分件吊装上船方法需要的工期较长,从而导致成本的增加。同时,由于风力发电机组这些部件形状不规则,不易进行海上吊装,海上吊装施工难度大;并且,受海况影响,海上组装风力发电机组的风险也大。如果将风力发电机组的各部件在陆地上预制组装成一个整体,然后再将风力发电机组整体吊装上船,这样会大大缩短了装船时间,降低了海上组装风力发电机组的风险。但采用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需要昂贵的大型海上起重船。由于风力发电机组整体高度很高,一般在50米左右或者更高,因此,对于起重船的吊高和起重能力要求较高。而且,由于起重船属于稀缺资源,采用这种整体吊装上船的方法会导致费用和工期的增加。同时,受起重船跨距的限制,所需吊装的风力发电机组不能离岸边太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风力发电机组整体牵引装船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大大缩短了装船工期,同时,只需要使用驳船,便可以将风力发电机组整体牵引装船,节约了船舶资源。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整体牵引装船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1)、在码头上设置两条平行的码头滑道,两个箱形滑靴分别放置在两条码头滑道上;
(2)预制组装风力发电机组整体,风力发电机组整体主要包括:箱型底座、塔架、内部装有发电机的机舱及叶片,风力发电机组中箱型底座与箱形滑靴连接在一起;
(3)调整驳船的位置,使驳船船尾垂直于码头摆放,将设置在驳船上的两条平行滑道与码头上的码头滑道对齐;
(4)从置于码头上的系泊绞车上拉出来的系泊缆绳与驳船上的缆桩连接在一起,使驳船和码头上的系泊绞车的位置相对固定;
(5)钢丝绳的一端与设置在箱形滑靴前端上的拖拉连接板连接在一起,钢丝绳另一端通过设置在驳船上的固定缆桩及滑轮组与设置在码头上的拖拉绞车相连接,然后,开动拖拉绞车,箱形滑靴开始在拖拉绞车的转动下沿着码头滑道向前滑动,连接在箱形滑靴上的风力发电机组整体在箱形滑靴的带动下被牵引到码头前沿,准备上船;
(6)从牵引当天的低潮位开始牵引;
(7)预先将驳船上各个压载舱的水位调整好,使码头滑道与驳船上滑道齐平;
(8)开动拖拉绞车,在拖拉绞车的牵引作用下,风力发电机组整体在箱形滑靴的带动下沿着滑道被运送到驳船上;
(9)在牵引运送风力发电机组整体过程中,对驳船的压载舱的水位进行调节,用以弥补潮汐和风力发电机组整体上船后船体重量的改变造成的驳船 上的滑道与码头滑道不能齐平的问题;
(10)将风力发电机组整体牵引到驳船上的指定位置后,放松连接驳船和码头上系泊绞车的系泊缆绳;
(11)采用钢板将箱形滑靴与驳船甲板焊接在一起,将风力发电机组整体固定在驳船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叙述。
图1为现有技术风力发电机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风力发电机组整体牵引装船各部分配合工作图。
图3为本发明图2A部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图2B部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图2C部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1风力发电机组11叶片、12机舱、13塔架、2箱型底座、3码头、31码头滑道、311箱形滑靴、3111木头、3112拖拉连接板、311385吨卡环1、311485吨卡环2、3115滑轮组、32系泊绞车、33拖拉绞车、4驳船、41驳船上滑道、42驳船上固定缆桩、5钢丝绳、6系泊缆绳。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70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甘氨烷氧酰胺四环素类衍生物
- 下一篇:对映体选择性酶还原羟基酮化合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