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测量环境亮度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76562.1 | 申请日: | 200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0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邓亚峰;王浩;黄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1/52 | 分类号: | G01J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100083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测量 环境 亮度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测量环境亮度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摄像头已经在很多的多媒体设备中得到普及,这些设备经常工作在不同的环境中,根据摄像头信息得到周围环境的亮度信息有时非常有用,比如根据环境亮度变化,改变显示设备(例如笔记本、台式机和手机的显示终端等)的显示亮度,从而在节省电能的同时,又保护了人们的视力。另外,某些特殊领域也需要环境亮度,比如某些自动门铃或者报警装置需要测定环境亮度的突变。
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专门的测光传感器(如照度计等)测量环境光亮度。这种方法测量的精度高,但是需要独立的设备,在很多场合使用不方便。
现有技术中,还可以采用光敏电阻来测定环境亮度,但是,采用光敏电阻来测定环境亮度的技术方案,由于需要增加一个或多个光敏电阻,从而增加了成本,同时也增加了装置的复杂度。
摄像头已经在很多的多媒体移动设备中得到普及,根据摄像头拍摄图片时的信息,估算环境亮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现有技术中,通过摄像头估算环境亮度的方法只是根据曝光时间简单地将环境亮度粗略的分为几个等级,没有考虑图像采集设备对图像亮度的影响,并且,对环境亮度的分级也过于简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测量环境亮度的方法及装置,用以提供一种实现简单、所需成本低的确定环境亮度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预先设置曝光时间范围和环境亮度级别的第一对应关系,该方法包括:
根据曝光时间所属的曝光时间范围,以及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环境亮度级别。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包括:
设置单元,用于存储预先设置的曝光时间范围和环境亮度级别的第一对应关系;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曝光时间所属的曝光时间范围,以及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环境亮度级别。
本发明实施例,预先设置曝光时间范围和环境亮度级别的第一对应关系,根据曝光时间所属的曝光时间范围,以及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环境亮度级别。使得测定环境亮度级别的实现更加简单,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确定单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测量环境亮度的方法及装置,使得确定环境亮度的实现更加简单,所需成本更低。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到的成像设备,包括摄像头、数码相机、摄像机以及其他所有支持自动曝光方式的成像设备。本发明实施例无需增加额外硬件便能够根据成像设备的曝光参数测定环境亮度。
一般而言,成像设备为了适应环境亮度在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均可以显示人眼可接受的图像,均会包含一个自动曝光模块。该模块会根据环境亮度的不同,调整感光器件的曝光时间(ET_Step),从而在较暗的环境条件下和较亮的环境条件下都可以得到图像亮度和对比度都在人眼接受范围的图像。
一般的自动曝光算法,都会预先设置最终输出图像的亮度范围,根据当前采集图像的亮度,判定该图像亮度是否在最终的亮度范围内,如果在,则不进行处理;如果不在,则调节ET_Step,当采集的图像偏亮时,就降低ET_Step,当采集的图像偏暗时,则提高ET_Step。这样,图像的平均亮度会稳定在某个范围内,但是曝光时间的值却在变化,而这个变化反映了环境亮度的变化。在普通的室内光照条件下,曝光时间和环境亮度成反比关系,即当环境较亮时,ET_Step较小;而在环境较暗时,ET_Step较大。
一般而言,环境亮度约在30Lux到5001Lux范围内时,对应的ET_Step可以从第20级调到第1级(对应的曝光时间范围为0.2秒到0.01秒左右),二者都近似呈反比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并不需要环境亮度的精细描述,而是仅需要知道环境亮度的粗略级别即可,因而,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ET_Step的范围来测定环境亮度的级别。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是如何实现自动测量环境亮度的。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
S101、预先设置曝光时间范围和环境亮度级别的对应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65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路由优化管理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复合真空预压软基综合加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