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氯醚树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70582.8 | 申请日: | 2007-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1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松涛;袁茂全;谢雷;沈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14/06 | 分类号: | C08F214/06;C08F216/18;C08F4/40;C08F2/26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大忱 |
地址: | 200241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树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氯乙烯/乙烯基异丁醚共聚树脂乳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氯醚树脂是氯乙烯(VCM)和乙烯基异丁醚(VIE)的共聚物,可用于气干型涂料和其他物理干燥方法的涂料。它不含可皂化的酯键,并因结合的氯原子十分稳定,使涂料具耐水,耐化学品腐蚀性能;不含反应性的双键,因此不易为大气氧化而降解,涂层耐大气老化,耐光稳定性优异,不易泛黄及粉化;组成中的乙烯基异丁醚具内增塑性,涂层在不加入外来的增塑剂已有足够的柔韧性,因而不会因增塑剂的迁移损失而变脆;能保证涂料在各种底材上有良好的附着力,如在铝和锌金属表面;具有现代防腐蚀所需的一切性质,如耐水性,耐光性,耐气候性和耐化学腐蚀性等,他的防腐蚀可靠性,已在化学工业,冶金工业,采矿工业,供水系统和造船工业中的许多实例得到了证明。
氯醚树脂能溶于众多溶剂,包括涂料生产常用的芳香烃和酯类溶剂;与其他多种涂料连结料极易相容,它可提高其他连结料如干性油,醇酸树脂,焦油和沥青等为原料的涂料性能,如醇酸涂料需空气氧化结膜,干燥速度较慢,加入氯醚树脂可使其干燥速度加快,剥落的趋向减小,使用寿命特别是在工业大气中的使用期更长,其耐化学性和耐蒸汽腐蚀性也明显提高,并改进其户外使用性能;氯醚树脂涂料为物理性的挥发成膜,其成膜只是溶剂挥发的过程,因而干性十分迅速而不粘连,用以改性恰油基涂料,可提高其干燥性能,但其干性与配方中溶剂有关,将涂层加热,进行强制干燥可改善其塑性流动及光泽;氯醚树脂因它含有一定量的氯,加入其他阻燃颜料填料及防火剂,可制成防火涂料用于建筑。
由于氯醚树脂具有以上优良的性能特点且无毒,所以广泛应用于高档船舶涂料、集装箱涂料和油墨。作为防腐涂料,其防腐能力是普通涂料的2~3倍,其涂层的柔韧性、耐热性、紫外光稳定性、耐碱性及抗粉化性方面均显示了它的优越性。氯醚树脂还可用作高性能的录像材料基材、胶粘剂。
氯醚树脂一般采用悬浮和乳液聚合方法生产,中国专利申请号02138359.6公开了一种制备方法,该专利使用油溶性引发剂,并且使用分散剂,为典型的悬浮聚合过程,因此存在着溶解有残渣、溶解液浑浊的缺陷;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410025656.5提出了氯乙烯分批加入,并采用水溶性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进行乳液法共聚生产氯醚树脂,但其氯乙烯为分批加入,共聚过程中反应体系的两种单体的摩尔比改变频繁,聚合速率不均恒,致使共聚物组成不均匀;而且采用过硫酸铵引发剂,引发剂用量比较大(此缺点在该专利中也提及到);使用乳化剂用量也较大(乳化剂的水相浓度的0.5~7.5%),提高了生产成本。因此,提供一种新的制备氯醚树脂的方法,是人们所十分关注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氯乙烯/乙烯基异丁醚共聚树脂的乳液共聚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氧化型引发剂以滴加方式加入总重量30~60%的氯乙烯单体、乙烯基异丁醚、促进剂、还原型引发剂、乳化剂、pH调节剂和水的混合物,在45~60℃聚合反应3~9小时,在反应开始至反应总时间的10~60%期间,以流加方式加入余量的氯乙烯单体,获得氯醚树脂乳液,然后破乳、脱水、干燥、粉碎,得到氯醚树脂,聚合转化率为80~92%;
氧化型引发剂的滴加时间为反应总时间;
各个组分的重量份数如下:
氯乙烯单体100份,乙烯基异丁醚18~45份,氧化型引发剂0.2~1.0份,促进剂0.0005~0.0015份,还原型引发剂0.01~0.25份,乳化剂0.4~1.0份,pH调节剂0.5~2.0份,水200~300份;
本发明在聚合反应过程中流加氯乙烯单体,以保持氯乙烯和乙烯基异丁醚在反应体系中的摩尔比,从而使氯乙烯单体和乙烯基异丁醚单体均匀反应,提高共聚物链的规整性、柔顺性,降低共聚物粘度、提高其溶解性能;
所说的氧化型引发剂为过氧化物,优选过硫酸钾、双氧水或叔丁基过氧化氢;
所说的促进剂选自硫酸铜或硫酸亚铁;
所说的还原型引发剂选自亚硫酸氢钠、亚硫酸氢钠、雕白粉或甲醛化次硫酸钠;
所说的乳化剂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优选烷基羧酸盐、烷基硫酸盐和烷基磺酸盐。该类乳化剂用量不能太大,否则增加生产成本,并且在共聚树脂中残留过多,影响树脂溶解性能,比如,溶液透明性差、有残留。乳化剂可采用一次性加入或分批加入或聚合前加入部分、剩余部分流加;
pH调节剂选自碳酸盐、碳酸氢盐或磷酸氢盐;
本发明的优点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05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