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控气缸注油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68658.3 | 申请日: | 200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1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朱国伟;吕林;喻方平;陈昌竣;张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赛林德船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02 | 分类号: | F01M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天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冯卫平;程 祥 |
地址: | 430223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缸 注油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船舶低速二冲程十字头式柴油机的电控气缸注油泵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的技术中,大型船用低速柴油机一般均采用十字头式二冲程柴油机。在低速二冲程十字头式柴油机中,机架上部都设有横隔板和活塞杆填料函把气缸和曲柄箱隔开,这样的结构特点决定了活塞组与气缸套之间的润滑必须采用气缸油注油器系统。
要保证船舶柴油机的正常运转,对气缸精确、稳定、可靠的润滑是十分重要的。气缸润滑的作用有:1保证气缸套与活塞组之间的润滑,在金属表面形成油膜;2带走燃烧残留物和金属磨粒等杂质;3帮助密封燃烧室空间等。
原机械式注油器,是由链轮传动,带动注油器的凸轮轴作旋转运动,由凸轮顶动小柱塞作往复运动,它的泵油频率与主机转速同步。它的注油量调节主要依靠手动调节每个注油小单元的柱塞行程,并与发动机转速的变化成线性关系,而与发动机的负荷无直接关系,因此在非额定工况下运转时,气缸油耗油率就会大大增加。
气缸油注油定时的选择是保证气缸良好润滑的重要条件。通常认为,注油定时选择在活塞上行时,使气缸油喷射在活塞环带之间,对气缸润滑最为有利。原来的机械式注油器由于系统结构原因,注油压力低,只有当注油器出口管内压力大于气缸内压力时,气缸油才会注入缸内。这就很难实现精确、定时注油。此外机械传动系统还会对注油定时产生不可避免的不确定性。原机械式注油器由于注油压力低,注油时间长,依靠活塞环滑过气缸油槽时挂油布油,而大量的油被活塞环下行时刮到扫气箱而浪费掉,为保证气缸与活塞环的充分润滑,就不得不加大注油量,从而进一步加大了气缸润滑油的浪费和环境污染。气缸油消耗费用大约占到船舶主机活塞组及气缸设备维修保养费用的70%左右。因此,节约气缸油消耗量,不仅有利于节能,也对降低船舶运营成本和有害排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机械式注油器所存在的很难实现精确定量、定时注油等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精确定量、定时注油的电控气缸注油泵系统。
本发明还解决了机械式注油器注油压力低以及注油频率不能随柴油机工况变化进行调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不会导致润滑油大量浪费,成本低廉的电控气缸注油泵系统。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电控气缸注油泵系统,包括至少包含有一个以上注油单元的一个柱塞油泵式注油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有至少一个通过法兰与注油器相连的步进电机,以及用于控制步进电机运转的控制器。
本发明是针对原机械式注油器的不足进行重大的创造性改进。相比于原机械式注油器此发明的注油装置为以多单元柱塞泵为核心的经优化的滑油喷射系统,采用步进电机驱动,其结构较简单,注油压力高,安置起来较灵活,而且有良好的自洁净功能。
在上述的电控气缸注油泵系统,所述的注油单元包括有柱塞油缸的缸体以及一端与缸体相通且另一端连接有喷嘴的油管,缸体一端设有靠排油阀弹簧将其压紧在缸体排油阀座上的排油阀,缸体内设有能在缸体中上下滑动的柱塞,柱塞通过设在其下部的滚轮与缸体下面的凸轮相接触,所述柱塞设有复位弹簧,缸体侧面设有吸油口。
在上述的电控气缸注油泵系统,所述的凸轮固定在凸轮轴上,注油单元的凸轮的凸轮型线相同,凸轮方位均位于同一方向。
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易于推广;2.结构简单、可靠、耐用,使用寿命长;3.能够实现定量、高压、定时注油;4.设计合理、巧妙,能有效利用润滑油,节约能源,减低有害排放和运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工作原理图;
图2是图1中的一个注油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图中,注油器1、步进电机4、缸体5、喷嘴6、油管7、排油阀8、柱塞9、滚轮10、凸轮11、吸油口12、凸轮轴13、控制器14、排油阀弹簧15、复位弹簧17。
实施例:
本电控气缸注油泵系统实例是一个包括注油器1、一个通过连接装置与注油器1相连的步进电机4、和用于控制步进电机4运转的控制器14所组成的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赛林德船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赛林德船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86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器室内机
- 下一篇: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及其显示介质排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