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离辅酶Q10的提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66132.1 | 申请日: | 200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9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卢伟良;周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 |
主分类号: | C07C50/28 | 分类号: | C07C50/28;C07C46/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乾诚五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付晓青;李广文 |
地址: | 3125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辅酶 sub 10 提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辅酶Q10的提纯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硅胶层析法对辅酶Q10进行提纯的方法。
背景技术
辅酶Q10又称泛醌,是一种脂溶性醌类化合物,它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主要存在于酵母、植物叶子、种子及动物心、肝和肾的细胞中。它是细胞自身的天然抗氧化剂,是细胞代谢的天然激活剂。且经多年来的研究表明,辅酶Q10是一种良好的心脏病辅助药物,在心脏外科手术中对心脏起保护作用,且无任何副作用。因此,在临床及保健、美容护肤等方面有着极为广泛的用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目前,辅酶Q10的制备方法有3种:动植物组织提取法、化学合成法和微生物发酵法。动植物组织提取法主要是指从动物的脏器或一些植物的组织中提取产品,但这种方法由于受原料来源限制且收率不高,因此产品成本高,价格昂贵,规模化生产受到制约。化学合成法目前主要是采用茄尼醇和3,4,5-三甲氧基甲苯为原料合成辅酶Q10,但由于茄尼醇制得的烯丙基化试剂是顺、反异构体的混合物,活性不强需分离,且副产物含量多,提纯成本也很高,因此这种方法的应用也受到了限制。而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辅酶Q10就比较经济,易于大规模生产、分离纯化,且产品活性好,易被人体吸收,是一种最有前途的方法。
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辅酶Q10的过程中,目前一般的提纯工艺如下:发酵液经过滤后,滤渣用亲水性有机溶剂浸泡。浸泡液经过加热减压浓缩后,再加疏水性有机溶剂和水进行萃取,分层后,辅酶Q10进入疏水性有机溶剂层。分离出这层溶剂,将它上硅胶柱,后用正己烷洗涤,再用混合溶剂洗脱,洗脱液浓缩干后,加乙醇结晶,过滤得辅酶Q10粗品。
按以上流程生产出来的辅酶Q10质量好,收率也高,因此这方法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有一点不足的是,在层析这一步,现在一般用的洗脱剂为正己烷和另外一种疏水性有机溶剂如苯、乙醚和石油醚等,这些溶剂的特点一个么是毒性较强,容易对人的健康及环境造成影响;另外一个就是它们不溶于水,且与正己烷互溶性后,这样它们就不容易分离,对后面的溶剂回收工作造成较大的困难,本发明就是提供了一种改变这种状况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各种混合溶剂层析法来对辅酶Q10进行分离纯化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
(1)将含有辅酶Q10的上柱液通过硅胶柱层析;
(2)再用正己烷与低级醇、或正己烷与低级酮的混合溶剂进行洗脱得到洗脱液;
(3)洗脱液减压浓缩至干,加乙醇结晶得到辅酶Q10。
其中,含有辅酶Q10的上柱液通过如下步骤制得:
(1)辅酶Q10发酵液通过过滤去除液体,得到湿的滤渣;
(2)湿的滤渣用无水乙醇在55~80℃的条件下浸泡,过滤得到浸泡液;
(3)浸泡液在经过减压浓缩后,加一定量的水和正己烷进行萃取,分出正己烷层以得到含有辅酶Q10的上柱液。
根据本发明,最好,含有辅酶Q10的上柱液通过孔径为1μm的滤芯过滤。
根据本发明,最好,上柱流速控制在每小时1.5~2倍的柱体积。
根据本发明,最好,通过硅胶柱层析得到的上柱液通过用量为1倍柱体积、洗涤流速为每小时1.5~2倍柱体积的正己烷进行洗涤。
根据本发明,最好,混合溶剂包括含2~3%(V/V)甲醇的正己烷溶液、含1.5~2.5%(V/V)乙醇的正己烷溶液、或者含0.5~1%(V/V)丙酮的正己烷溶液,洗脱流速为每小时0.5~1.5倍柱体积。
根据本发明,最好,湿的滤渣用无水乙醇在65℃的条件下浸泡至少两次。
根据本发明,最好,无水乙醇的体积为湿的滤渣重量的6~7倍。
根据本发明,最好,浸泡液经过减压浓缩,得到的浓缩液的体积为原体积的1/3~1/4。
根据本发明,最好,加入的水与正己烷的体积为浓缩液体积的1/5,并且,水:正己烷的体积比为1∶1。
根据本发明,最好,洗脱时采用一种浓度的溶剂洗到底;或者,采用先低浓度的溶剂洗一定体积,再用高浓度的溶剂洗脱到底。
根据本发明,最好,所述混合溶剂中甲醇、乙醇、丙酮或正己烷的含量都要在99%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未经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61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