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磁共振成像装置以及核磁共振成像装置用射频线圈组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61369.0 | 申请日: | 200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3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加藤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R33/36 | 分类号: | G01R33/36;G01R33/44;A61B5/055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曲瑞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磁共振成像 装置 以及 射频 线圈 | ||
本申请主张申请人于2006年9月28日递交的第2006-264453号日本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并在此通过通篇引用而将其作为本申请的内容而引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磁共振成像装置以及核磁共振成像装置用射频线圈组,特别涉及能够使上部射频线圈单元在短时间内且容易地接近被检体、并且与被检体隔开规定距离地配置的核磁共振成像装置用射频线圈组以及核磁共振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核磁共振成像(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装置是用具有其拉莫尔频率的高频信号(射频脉冲)对放置在静磁场中的被检体组织的原子核(nuclear)旋转进行激励,根据伴随该激励而发生的磁共振信号(MR信号)来重构图像数据的图像诊断装置。核磁共振成像装置能够得到解剖学的诊断信息、生物化学的信息以及功能诊断信息等多种诊断信息,在图像诊断领域是不可缺少的设备。
在核磁共振成像装置中,为了生成图像数据,需要检测来自生物体的MR信号。一般,用设置于核磁共振成像装置中的高频线圈单元(以下,称为射频线圈单元)检测射频信号。在射频线圈单元中,具有用于通过射频脉冲的照射来激励被检体的诊断对象部位的原子核旋转的发送用射频线圈;用于检测由该激励产生的来自被检体原子核旋转的MR信号的接收用射频线圈。而且,因为射频脉冲激励的定时和MR信号检测的定时不同,所以使用同一射频线圈单元也可以进行射频脉冲的照射(发送)和MR信号的检测(接收)。
为了在核磁共振成像装置中重构良好的图像数据,需要高灵敏度地检测来自生物体的微弱的MR信号。为了高效率地检测MR信号,希望把射频线圈单元配置在尽可能接近被检体的诊断对象部位的位置上。
以往,在核磁共振成像装置中,当拍摄被检体全身的情况下,为了以高灵敏度检测微弱的MR信号,采用把通用的柔性射频线圈单元与被检体的身体表面直接接触安装的方法。但是,在该安装方法中,因为用射频线圈单元直接覆盖在被检体的身体上,所以存在给被检体带来强烈的闭塞感和压迫感的问题。特别是在使用沿被检体的体轴方向排列了多个射频线圈单元的相控阵列线圈的情况下,因为射频线圈单元的总重量大大增加,所以被检体受到的压迫感更强烈。
为了减轻或者排除被检体受到的闭塞感和压迫感,例如在特开7-100123号公报中提出了使用线圈保持工具,使柔性的射频线圈离开被检体的身体表面而保持在规定距离上方的方法。
图10是使用线圈保持工具把上部射频线圈单元配置在被检体的身体表面上的本申请发明的内部背景技术。操作者首先调整被检体150的位置使得诊断对象部位位于固定在顶板35上的下部射频线圈单元36上。如果决定了被检体在下部射频线圈单元36上的位置,则进行配置以使圆筒形的线圈单元保持工具37覆盖被检体150。进而,沿着线圈单元保持工具37的上表面配置柔性的上部射频线圈单元38。操作者必须调整位置使得上部射频线圈单元38的整个表面和下部射频线圈单元36的整个表面大致相对。这样,在配置为圆筒形的线圈单元保持工具37和上部射频线圈单元38覆盖了被检体150之后,使顶板35向被检体150的体轴方向(以下,简称为“Z轴方向”)移动,配置在形成在核磁共振成像装置的托台(未图示)内的视野(field ofview:FOV)中。使用配置在被检体150上方(以下,简称为“Y轴方向”)的上部射频线圈单元38、配置在被检体150的下方的下部射频线圈单元36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拍摄。
在图10的内部背景技术中,分别独立地形成了线圈保持工具37和上部射频线圈单元38。即,需要在把线圈保持工具37安装在顶板35上以覆盖被检体150的诊断对象部位之后,在线圈保持工具37的表面上安装上部射频线圈单元38这2步操作。因此,在上部射频线圈单元38的设定上有花费时间和精力的缺点。因此,若通过使线圈保持工具37和上部射频线圈单元38一体化以去掉该缺点,则在收纳排列有全身用的多个射频线圈单元的相控阵列线圈等时,还产生了若没有大的空间则不能收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这种以往的核磁共振成像装置用射频线圈组的缺点以及问题点,能够在短时间内简单地把上部射频线圈单元与放置被检体的诊断对象部位的下部射频线圈单元相对设定的新的核磁共振成像装置用射频线圈组。如果采用本发明的核磁共振成像装置用射频线圈组,则能够通过上部射频线圈单元的配置,减轻被检体受到的闭塞感和压迫感,并且在拍摄结束时,能够容易地进行紧凑的收纳。
依据本发明的核磁共振成像装置用射频线圈组的特征在于,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东芝;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13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