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字集群系统中实现遥毙复活功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47458.X | 申请日: | 2007-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9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曦滨;朱常宝;卢熙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7/28 | 分类号: | H04Q7/28;H04Q7/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字 集群 系统 实现 复活 功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集群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字集群系统中实现遥毙 复活功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已经发展到第三代,其中集群通信也日益成为一种不可或 缺的通讯业务。集群通信是指一种专用的调度通讯方式,包括专用指挥和调 度通信,在使用中集群用户可以同时加入呼叫,通话以单工方式工作。从广 义上讲,包括无线对讲系统在内的具有调度通信功能的各种无线通信系统均 可纳入集群通信系统的范畴。
从历史上看,集群通信的发展要远远早于公众移动通信。由于技术复杂、 成本高昂,集群通信起初只是用于诸如军队、铁路、航海等必须需要指挥调 度的特殊部门和单位,之后随着技术的进步、成本的降低和经济的发展,才 出现了能够适合社会个体用户无线通信需要的公众移动通信,即使如此,目 前集群通信基本上还是属于专用通信系统。
集群通信经历了简单对讲系统(一对一对讲形式)到单基站小系统(同 频单工组网形式、异频单(双)工组网形式、单信道一呼百应形式、带选择 呼叫形式、多信道自动拨号形式),再到大容量多区域系统(多信道用户共 享形式)的发展历程,后又经历了从模拟集群到数字集群的飞跃,这个飞跃 使得集群通讯在信令编码、采用的多址方式、语音编码、调制解调技术、同 步技术、检错纠错以及分集技术等方面均可以采用更可靠的数字处理方式。
目前广泛应用的两种数字集群系统是基于TDMA即时分多址技术的 iDEN(integrated Digital Enhanced Network)和TETRA(Terrestrial Trunked Radio);为了促进数字集群系统的规模应用,同时进一步提高频率资源利 用率,集群通信系统在应用上出现了一个新的应用趋势,就是将多个数字集 群系统结合在一起统一使用和管理,从而达到能够共用频道和信道,共享覆 盖区域、通信业务,共担费用的目的,最终将集群应用从面向个别专业用户 发展为面向多个集团用户实现共网运营。
集群通信由专网向共网的发展促进了在现有公网(GSM、CDMA)上实 现集群技术的研究。
在CDMA2000移动通讯系统中遥毙复活的解释如下:遥毙是指系统从 安全性考虑,对移动台强行禁止其部分或全部功能;复活是指系统对处于遥 毙状态的移动台重新激活恢复;该功能通过空中信令对移动台进行强制锁定 或解锁实现。
国内外的一些专利提到了通过高级别管理手机向被管理手机发送特定 格式的短信,以达到远程激活/去激活移动台部分功能的实现方法。遥毙复 活功能在集群系统的基本实现方法,在现有专利CN200510090588《码分多 址数字集群系统中移动台遥毙/复活的控制方法》中已有论述;该专利概要 性地介绍了遥毙复活功能的实现方法、涉及的网元和基本信令流程。
专利CN200510090588介绍的遥毙复活实现方法,系统侧遥毙状态和移 动台的遥毙状态是独立保存的,移动台遥毙状态保存在终端上的,而系统侧 是记录在用户sim卡上。
如用户A(系统侧概念)使用终端A和sim卡A,用户B使用终端B 和sim卡B;系统侧对用户A执行可复活遥毙,终端A上将记录自己是“可 复活遥毙”状态,这时,如果将活动用户B的sim卡插到终端A上进行位 置登记时,上报的状态是终端A已遥毙的状态,系统侧检测到用户B(对应 于sim卡B)的状态是“活动”,此时系统将下发复活指令,将终端A复活, 这样导致了用户通过换sim卡的方式将已遥毙的终端复活。遥毙是用户终端 遭窃、遗失或其他安全性考虑而采取的措施,如此一来就达不到效果,此问 题是目前的遥毙功能实现上的漏洞,大大影响了系统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数字集群系统中实现遥毙复活功能的方法,有针对性 地解决了现有遥毙复活实现方式中存在的更换成活动状态的sim卡就能复 活已遥毙终端的安全漏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74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