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除尘机构的散热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47272.4 | 申请日: | 2007-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8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 发明(设计)人: | 王锋谷;杨智凯;周正商;郑羽志;柯皇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G06F1/20;H01L23/3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左一平 |
| 地址: | 台湾省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除尘 机构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散热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除尘机构的散热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脑科技的突飞猛进,使得电脑的运作速度不断地提高,并且电脑主机内部的电子元件的发热功率也不断地攀升。为了预防电脑主机的内部的电子元件过热,而导致电子元件发生暂时性或永久性的失效,必须提供足够的散热效能给电脑内部的电子元件。因此,对于高发热功率的电子元件,例如中央处理器、绘图芯片、北桥芯片、南桥芯片及内存模组等,通常会加装散热器来降低这些电子元件的温度。
一般而言,散热器主要由风扇(fan)、散热鳍片组(cooling fins)及热管(heat pipe)所组成。散热鳍片组配置在风扇的出风口,并与热管连接,用以吸收由热管所传导的废热。散热鳍片组由多数个平行排列的金属片所组成,而相邻的金属片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提供废热经由对流的方式散逸到空气中。因此,当风扇处于运作状态下,冷却气流可经由出风口流向散热鳍片组,并通过金属片之间的间隙,以将废热经对流而排出机体之外,进而降低内部电子元件的工作温度。
值得注意的是,当散热器经过长时间使用之后,空气中的灰尘会渐渐地堆积在散热鳍片组的金属片之间。一旦过多的灰尘累积在金属片上,传导至金属片的废热会受到灰尘的阻隔而无法有效的散出。此外,灰尘也会阻挡风扇的气流,使得对流的效果变差。因此,灰尘将造成废热不易自散热鳍片组移除的问题,而导致散热器的散热能力大幅地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除尘机构的散热器,其借由除尘机构清除附着于散热器上的灰尘。
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除尘机构的散热器,其包括一热传导组件以及一除尘机构。热传导组件包括多数个等向排列的金属鳍片。除尘机构包括一刮钣(strickle sweep)以及一传动元件(transmission element)。刮钣滑设于这些金属鳍片的一侧,并适于沿一滑动路径依序地接触这些金属鳍片。传动元件连接于刮钣,用以带动刮钣沿滑动路径滑动,而刮除附着于这些金属鳍片的灰尘。
在本发明的散热器中,除尘机构还可包括一复归元件。复归元件连接于刮钣,使得刮钣常态位于滑动路径上的一第一位置。其中,复归元件可为一蜗线弹簧(spiral spring)或一螺旋弹簧(helical spring)。
在本发明的散热器中,传动元件可包括一线材,其配置于滑动路径上,且适于受一外力带动刮钣自第一位置滑动至滑动路径上的一第二位置,且复归元件可借由线材与刮钣相连接。
在本发明的散热器中,传动元件可包括一步进马达。
在本发明的散热器中,热传导组件还可包括至少一热管。热管的一端连接这些金属鳍片,而另一端连接一热源。
在本发明的散热器中,还可包括一风扇模组。风扇模组配置于这些金属鳍片的一侧,且除尘机构位于风扇模组与这些金属鳍片之间,用以提供一冷却气流通过这些金属鳍片之间。
在本发明的散热器中,刮钣的材质可包括铜或橡胶。
本发明由于借由刮钣在这些金属鳍片之间滑动,而能移除其上的灰尘,所以散热效果在长期使用下不会受灰尘影响,因此散热效果较为一致。此外,使用者仅需借由传动元件来带动刮钣,使得刮钣在这些金属鳍片间滑动,即可移除这些金属鳍片上的灰尘,使用上相当便利。另外,借由风扇模组产生的风压即可将灰尘吹出机壳之外,使用者无须费时地拆卸机壳与热传导组件,因此相当省力且省时。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具有除尘机构的散热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具有除尘机构的散热器沿I-I’线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具有除尘机构的散热器
110:热传导组件
112:金属鳍片
118:孔槽
120:除尘机构
122:刮钣
122a:开孔
124:传动元件
124a:线材
130:复归元件
140:风扇模组
A:区域
E:边缘
d1、d2:方向
P1、P2:位置
S:滑动路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72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按键化妆笔
- 下一篇:头发护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