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体输送装置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47254.6 | 申请日: | 200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7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昌;郑江河;余荣侯;蔡志宏;邱士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3/02 | 分类号: | F04B4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永武 |
地址: | 台湾省新竹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输送 装置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流体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骤:
形成一阀体层;
于该阀体层上对应形成一阀体盖层,该阀体盖层具有一压力腔室;
分别于该阀体层及该阀体盖层上形成一微凸结构;
形成一可挠薄膜,其具有至少一个阀片结构;
形成一致动薄膜;
形成一致动器,并将该致动器贴附定位于该致动薄膜上,以形成一致动装置;
将该可挠薄膜设置于该阀体层及该阀体盖层之间,且将该阀体层、该可挠薄膜 与该阀体盖层相互组装定位,使该可挠薄膜的该阀片结构分别与该阀体层及该阀体 盖层上的该微凸结构相抵触,且施予一预作用力,并使该阀片结构与该阀体层的表 平面间形成一间隔,及该阀片结构与该阀体盖层的表平面间形成一间隙;以及
将该致动装置设置于该阀体盖层上,以使该致动薄膜封闭该阀体盖层的该压力 腔室,以形成一流体输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阀体层及该 阀体盖层是以热塑性塑料材料射出而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微凸结构的 形成是于该阀体层及该阀体盖层形成多个凹槽,且分别于该多个凹槽内设置一密封 环,并使该密封环部份突出于该凹槽,以形成该微凸结构,用以施一预作用力于该 可挠薄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密封环的材 质为耐化性佳的橡胶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微凸结构是 直接采用半导体工艺形成于阀体层及阀体盖层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半导体工艺 为光刻或镀膜或电铸技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可挠薄膜的 厚度为10μm至5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可挠薄膜的 厚度为21μm至40μ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可挠薄膜的 材质为耐化性佳的有机高分子材料,且其弹性模数为2GPa~20GPa。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可挠薄膜 的材质为聚亚酰胺。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可挠薄膜 是利用反应离子气体干蚀刻方法制出。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可挠薄膜 的材质为金属材料,且其弹性模数为2GPa至240GPa。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可挠薄膜 的材质为不锈钢材料,且其是以光刻或机械加工进行制出该阀片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可挠薄膜 的材质为镍金属,其是以电铸成形方法及光刻方法制出该阀片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致动薄膜 的厚度为10μm至300μm。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致动薄膜 的厚度为100μm至250μm。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致动薄膜 为单层金属结构。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致动薄膜 为双层结构,由金属材料与高分子材料贴附而成。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致动器为 一压电板。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致动器的 厚度为100μm至50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725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