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动力空调客运列车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43304.3 | 申请日: | 200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7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茂丰;钟显亮;杨家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茂丰 |
主分类号: | B61D27/00 | 分类号: | B61D27/00;B60R16/04;H02J7/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5000吉林省梅***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动力 空调 客运 列车 | ||
本发明提供以太阳能为动力的又具有空调功能的旅客列车技 术,属于太阳能利用技术、车用空调技术。
铁路运输耗能很大。当前火车的能源主要为柴油,其次为电 力,它们直接间接地排放大量CO2。为减排,日本近日有首列混 合动力火车投入运行。它每节车厢底部都安装有1台柴油机和2 部电动机(顶部各置一块锂电池)。混合动力火车可提高燃油利用 率20%,同时减排近60%。但这种火车造价是常规火车的2倍。 至今没有科学家提出利用太阳能作动力的火车。太阳能的密度低, 为提高其效率,传统的技术是各种方式的聚焦装置;太阳位置变 化大,最新技术是一套复杂的光学跟踪系统。但火车方向与速度 变化均大,又有剧烈震动,故无论是简单聚焦,或既跟踪又有聚 焦的复杂装置,都无人去想将太阳能用于火车。
本人已发明了“太阳能立面高效采集与全方位传输技术”,其 产品“光导块”可在不经聚光、不跟踪太阳的条件下,在大角度 范围内高效采集阳光(在一定角度内100%地采集阳光),解决了 火车运行中方向变化和震动给太阳能利用造成的困难。本人还利 用光导块和其它技术发明了“负能耗全节省环境空调”,实现了不 产热、不制冷、不耗电还有电併网(负能耗),实现四季恒温的环 境空调。现在将立面采光技术和负能耗环境空调的构件与原理应 用于火车,实现不耗油、煤和电的,还具有四季空调功能的火车。 这火车不排放任何温室气体,而给乘客与车务人员以最舒适的环 境。
本发明是这样实施的(说明书附图):
附图为车厢横断面示意图示车厢的三层结构。图中1为车厢 的中层,它由绝热性能良好的高硬度的工程塑料分段注塑成型, 其中埋有金属方框,方框作用是提高塑料件刚度。成型车身塑料 段中的金属方框又连接纵肋,连接纵肋后,再用塑料充填粘合, 没有金属暴露(没有“热桥”传热)。2为光导块和光伏电池构成 的采光发电构件。1与2之间有3cm间隙,这间隙为光伏电池降 温(为提高光伏电池效率)也为寒冷地区保温为车厢外层。车顶 的1与2的间隙较大(可达5cm),此间隙的功能除为光伏电池降 温外,还有在停车时为车厢通风降温。3为车厢内层。4为车厢底 座。5为车架。6为锂电池,它与光伏电池连接,可贮存由光伏电 池产生的电能,所贮电能供夜间和阴雨天驱动本车厢的电动机(电 动机与变速装置等,图中均未画出)。7为车轮。8为车轴。9为窗 户,由光导块制定,它可高效采集阳光,所采集阳光足够在寒带 冬天取暖所需。但在夏天它拒阳光入射。
太阳能供车厢动力的可行性:太阳的采集率与光导块法线和 光线的夹角(θ)有关,在一段情况下,为余弦效应,即cos θ, θ=0,cos θ=1;当θ=90°时,cos θ=0。在光导块的条件下, 当θ<40°时,采光效率η恒为1;这就成几倍地提高阳光采集率。 火车运行方向有变化,但多为较固定的方向(如南北向的京广线, 东西向的陇海线,南西—北东方向的沈阳—哈尔滨线),或虽多弯 曲,但有主导方向。冬季时太阳高度角低,这季节既要用阳光发 电,也要用阳光热能取暖。很低的太阳高度角,对冬季取光发电 和取暖都是很有利的。一个朝正南(在南半球为朝正北)的光导 块立面组就可全部或近乎全部地将太阳光采集利用,在从日出到 日落的整天内。车厢顶面(水平面)能部分地采集阳光。正北面 的光导块全天不进阳光。冬至以后,太阳高度角渐增,立面能采 集的太阳能渐减,平面采集的阳光渐增。至夏至,太阳高度到极 限,平面采集的阳光最多;南立面的阳光采集率为零。夏至后, 平面的阳光采集率渐减,而北立面的阳光采集率渐增。在春天到 冬初的半年内,在我国极大多数地区不必采暖,故有更多的阳光 发电供动力用。由于车厢的表面积的一半以上可以发电和(冬季 窗户取光采暖)目前光伏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在20%左右(最近报 导,美国已试验成达42%转换效率的)。它的电能大部分可直接用 于动力,多余的可贮于锂电池,供夜间和阴雨天用。为防止多天 阴雨,可采用两种办法:像现在的列车一样,配备柴油机车(车 头)备用;增强阳光采集的时间与效率,将更多的光电贮存,使 所贮电量足够阴雨天使用;也可以用网电贮电于锂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茂丰,未经李茂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33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压成型工艺及其装置
- 下一篇:轻便型万能双向石材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