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降温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39931.X | 申请日: | 200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7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健二 |
主分类号: | B60H1/24 | 分类号: | B60H1/2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肖梅;谢丽娜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降温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降温方法及装置,尤指于车体的通风部内侧设有可将车内热空气排出至车外的第一风扇,因使车内形成负压状态,便可利用车体既有的车体空调通风口将车外冷空气吸入车内,进而达到提升车内空间降温效果的目的。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型态的改变及车辆的大量普及,车辆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然而车辆停放于户外时,通常需长时间曝晒于阳光下,此时,因车内为密闭状态,便会导致车内温度上升,当车辆曝晒于阳光下一小时,则车辆前、后挡风玻璃温度可达80℃,而车辆前挡与后挡处可达到72℃~75℃,座椅下方温度则可达60℃,车内温度过高除了导致乘客需先开启门、窗,并等待车内热空气对流排出,才能进入车内乘坐外,当乘客进入车内时亦会因高温产生不舒适的感觉。
再者,如于车内放置有易燃物品(如打火机、松香油等)、瓶罐或饮料时,将容易产生爆裂、变形或变质等情形,除可能造成音响、仪表板、座椅或椅垫等车内装潢损坏外,如人们饮用变质的饮料,则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且仪表板、芳香剂、塑料及木质装潢等内装结构于高温时,亦会产生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如甲苯、乙苯、癸醛、十二烷等)与甲醛,当人体吸入此超出安全浓度的有机化合物时,便会对人体产生伤害,若车辆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其车内所装设的装置或组件将会降低使用寿命。
此外,当人们上车欲驶离停车地点时,因车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导致车内空调装置开启时会增加空调系统的负荷,且需花费长时间才可将车内温度降低,不仅导致车辆油耗增加且会损耗空调装置,倘若于停放车辆时将车窗开启有缝隙,虽可使车内空气流通、温度降低,然而车辆却有失窃的可能,若遭遇天气快速变化并出现降雨时,车窗缝隙又会出现有漏水的缺陷,导致此一方法势必无法实际使用。
于是,便有厂商针对此一问题提出改良,如图9所示的太阳能降温装置,其于车辆A顶部的天窗A1底部设有太阳能板A11,并使太阳能板A11电性连接于车辆A引擎室内既有的鼓风机A2,请再参阅图10所示,其亦可于车辆A左、右侧的挡风玻璃处设有通风装置A3,且通风装置A3设有可进行抽风的通风口A31,并使太阳能板A11电性连接于通风装置A3,利用太阳能板A11提供鼓风机A2或通风装置A3运转所需的动力。
然而,该太阳能降温装置启动时,利用鼓风机A2或通风装置A3将车外冷空气吸入车内,使车内空气压力大于车外压力而形成正压状态,并利用勒沙特列原理(Le Chatelier’s Principle)使压力较大的车内空气朝压力较小的车外空间位移,来达到压力平衡,便可将车内空气排出至车外以达到降低车内温度的目的。
但是,鼓风机A2或通风装置A3将车外冷空气吸入车内后,车外冷空气便会与车内热空气进行混合,使车内空气的热浓度降低,故当车内空气排出时,其车内空气所能携带的热能便较少,导致降温效果不佳,又因车内空间远小于车外空间,车内正压很快便会排出至车外而达到压力平衡,便将导致车内热空气的排出速度较慢,进而使太阳能降温装置的散热效果较不良好。
上述现有的太阳能降温装置于实际使用时,仍存在许多缺陷有待改善,如:
(一)该鼓风机A2或通风装置A3将车外冷空气吸入车内后,冷空气会先与车内的热空气对流混合,并使车内形成正压状态,导致正压状态所排出至车外的空气,为经过混合、降温的空气,因其热浓度低导致所携带、排出的热能较少,便会降低现有的降温效果。
(二)鼓风机A2和通风装置A3利用太阳能板A11提供运作所需的电源,因太阳能板A11价格昂贵导致现有技术的成本提高。
(三)太阳能板A11装设于天窗A1底部,其需与鼓风机A2进行接线以形成电性连接,因鼓风机A2位于引擎室而导致接线时较为麻烦。
所以,如何解决现有太阳能降温装置的问题与缺陷,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一种汽车降温装置,在车体既有的通风部装设有汽车降温装置的第一风扇,利用第一风扇将车内热空气通过通风部排出至车外,使车内形成负压状态,再利用负压状态使设定为外循环的空调通风口将车外冷空气吸入车内,因车外冷空气吸入后,需经一段时间循环才可混合产生降温,使得第一风扇所排出的车内空气可携带较多热能进而达到提升降温效果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健二,未经林健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99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氯化氢氧化含钾催化剂的分步共沉淀方法
- 下一篇:废气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