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腔复合微/纳米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22110.5 | 申请日: | 200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1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洪燕;赵勇;江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13/04 | 分类号: | B01J1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 柏 |
地址: | 10008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纳米 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多腔复合微/纳米胶囊,其特征是:该多腔复合微/纳米胶囊为微、纳米尺寸的球形结构,在球的内部具有多个腔,各腔间由壳材料构成的内壁分隔而相互独立,各腔内可分别负载不同种或同种核材料,各核材料相互独立互不接触并与外界环境不直接接触;其中构成多腔复合微/纳米胶囊的壳材料与核材料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腔复合微/纳米胶囊,其特征是:选择性去除球内部各腔中的核材料,得到具有多空腔的多空腔微/纳米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腔复合微/纳米胶囊,其特征是:所述的球内部的腔数为1~5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腔复合微/纳米胶囊,其特征是:所述的壳材料是无机材料、有机材料或有机/无机复合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腔复合微/纳米胶囊,其特征是:所述的无机壳材料选自Al2O3、CuO、NiO、TiO2、SiO2、GeO2、V2O5、Mn2O3、Mn3O4、ZrO2、ZnO、Co3O4、Nb2O5、MgTiO3、PdO、CeO2、BaTiO3、La2CuO4、SnO2、NiFe2O4、Fe3O4、Pb(Zr0.52Ti0.48)O3或NiTiO3中的1~3种;
所述的有机壳材料是聚合物,选自聚醚、聚酰胺、聚碳酸酯、聚氨酯、环氧树脂、聚丙烯腈、聚丙烯酸类高分子、聚烯烃、聚卤代烯烃、聚苯乙烯、聚苯醚、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对苯二胺、聚苯胺、聚吡咯、聚对苯撑乙烯、聚噻吩、聚乙炔、聚芴、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氧乙烯、聚乙二醇、聚酸酐、聚醋酸乙烯、聚乙烯醇、聚羟基乙酸、聚乳酸、聚乳酸-聚羟乙酸、聚酸酐、聚-α-氨基酸、聚ε—已内酯、聚丁内酯、聚戊内酯、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纤维素、淀粉及其衍生物、甲壳素、海藻酸盐、壳聚糖、明胶、硫酸软骨素、丝蛋白、纤维蛋白、透明质酸或胶原中的1~3种;所述卤素是氟、氯、溴或碘;
所述的无机/有机复合的壳材料是无机氧化物或无机硫化物与聚合物形成的复合材料;其中:
所述无机氧化物是Al2O3、CuO、NiO、TiO2、SiO2、GeO2、V2O5、Mn2O3、Mn3O4、ZrO2、ZnO、Co3O4、Nb2O5、MgTiO3、PdO、CeO2、BaTiO3、La2CuO4、SnO2、NiFe2O4、Fe3O4、Pb(Zr0.52Ti0.48)O3或NiTiO3;
所述无机硫化物是CuS、PbS、CdS或ZnS;
所述聚合物是聚醚、聚酰胺、聚碳酸酯、聚氨酯、环氧树脂、聚丙烯腈、聚丙烯酸类高分子、聚烯烃、聚卤代烯烃、聚苯乙烯、聚苯醚、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对苯二胺、聚苯胺、聚吡咯、聚对苯撑乙烯、聚噻吩、聚乙炔、聚芴、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氧乙烯、聚乙二醇、聚酸酐、聚醋酸乙烯、聚乙烯醇、聚羟基乙酸、聚乳酸、聚乳酸-聚羟乙酸、聚酸酐、聚-α-氨基酸、聚ε—已内酯、聚丁内酯、聚戊内酯、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纤维素、淀粉及其衍生物、甲壳素、海藻酸盐、壳聚糖、明胶、硫酸软骨素、丝蛋白、纤维蛋白、透明质酸或胶原;所述卤素是氟、氯、溴或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211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