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热法定向渗积制备炭/炭构件的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21764.6 | 申请日: | 2007-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7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 发明(设计)人: | 罗瑞盈;李强;李进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4B35/83 | 分类号: | C04B35/83;C04B35/8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顺荣;唐爱华 |
| 地址: | 100083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热 法定 制备 构件 工艺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电热法定向渗积制备炭/炭构件的工艺,属于炭/炭复合材料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炭/炭(C/C)复合材料在高温环境下具有高比强度和比模量,低密度以及良好的耐烧蚀、热物理、高温力学性能,特别是它们在很大的温度变化范围内能够保持非常合理的摩擦系数,已被成功地用于战略核武器的导弹鼻锥、火箭发动机的喷管喉衬、航天飞机的鼻锥和机翼前缘以及飞机刹车盘等军事、航空航天领域,但是这种材料因为炭纤维原材料的价格高和制备工艺周期长而导致成本很高,至今它们在工业与民用等领域还未获得广泛应用,因此研发快速低成本致密化新技术是目前国际C/C复合材料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
在C/C复合材料致密化方面,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树脂法和化学气相渗积(CVI)法。树脂法一般需要多次循环浸入树脂或者沥青然后进行炭化和石墨化,等温CVI法预制体则需致密化1000小时以上,这些导致了C/C复合材料制备周期长、成本高,并极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而国内外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研究快速致密化技术,相继提出了热梯度CVI、强迫对流热梯度CVI、直热CVI等新工艺,但这些方法由于种种原因,均未在工业中取得大的应用。
电热法(electrified perform heating CVI method,简称ECVI)是通过对温度、压力、接触面积和自由空间体积比等参数的控制,控制气体的滞留时间,实现沉积碳自预制体内部向外部的一次性逐层渗积,使碳的渗积速率提高一个数量级,大大降低致密化成本。同时结合对热解碳类型、组织结构、界面的设计,提高力学性能、摩擦学性能及材质自身抗氧化能力,为C/C复合材料实际应用(特别是作为飞机刹车盘应用)奠定良好基础。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热法定向渗积制备炭/炭构件的工艺,解决现有技术中C/C复合材料制备周期长、成本高的缺陷,快速制备出具有高力学性能、良好热物理性能的C/C复合材料,以降低成本。
本发明一种电热法定向渗积制备炭/炭构件的工艺,其技术方案分为以下几部分:预制体的制备,电热法CVI沉积炉设计,预制体的致密化和高温热处理;其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1.预制体的制备
首先,采用整体针刺毡作为预制体,其结构单元为一层网胎+两层无纬布,二层无纬布之间的长纤维采用正交(90°)铺层,铺设均匀;铺层数应不低于15层;无纬布采用T300 PAN基炭纤维,其重量占整体重量的比例为≥75%;网胎也采用T300 PAN基炭纤维,其重量比为≤25%;初始密度为0.5g/cm3左右。然后,将针刺毡预制体固定在自制的石墨夹具上,在石墨体的凹槽内把预制体固定。该石墨夹具主要是由石墨体和绝缘体两大部分组成,底部的两个独立的石墨体与两个铜电极分别螺接固定,顶部的石墨体由绝缘体固定支撑,如图2所示。
2.电热法CVI沉积炉设计
电热法CVI沉积炉如图3所示。炉体的底端安装电绝缘体和两个铜电极,炉体的内壁安装冷却系统,并设有隔热层避免炉体外壁温度过高,炉体上安装了可视口,用于观察炉体内的各种现象,进气口安装在炉体的底端,出气口安装在炉体的顶端,预制体固定在由石墨体制成的石墨夹具内,炉体中心处的绝缘体固定支撑石墨体,绝缘体的中心安装冷却系统,热电耦安装于预制体表面,用于测定预制体表面的温度,热电耦安装于预制体中心部分,用于测定预制体中心部分的温度。
3.预制体的致密化和高温热处理
首先进行抽真空以检查是否漏气,然后通入氮气来净化炉体,持续通入氮气直到炉体内的气压达到一个大气压;接着将预制体加热到表面温度为700~800℃,同时要持续通入氮气,氮气的作用是防止预制体氧化。预制体外表面的温度与内部中心部分的温度利用两个热电耦进行测试,一个固定在预制体表面,另一个固定在预制体中心部分处。当中心的温度达到900~1100℃时,通入天然气与氮气的混和气体。随着沉积的进行,在表面部分的热电耦测到的温度会慢慢上升,趋近于预制体中心的温度,但是在整个沉积过程中沉积温度仍然保持在900~1100℃,沉积时间80小时,预制体致密化结束;然后,对经过致密化的材料进行高温热处理:把材料放在真空碳化炉中,在氮气或氩气保护的状态下,以30~50℃/h的升温速率,升温到2000-2500℃,并保温3~5小时,即得成品。
其中,该预制体自身直接被用作发热体,在沉积炉中作为电源的电极。
其中,在该预制体的两端加上电流,通过预制体的自身电阻产生热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17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