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眼镜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20200.0 | 申请日: | 2007-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9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洪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洪标 |
主分类号: | G02C5/14 | 分类号: | G02C5/14;G02C11/0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晓东 |
地址: | 51800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眼镜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眼镜,尤其涉及一种光栅或PVC或PET材料制作的眼镜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眼镜在造型、装饰上各式各样,但这还不能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场合的人们对眼镜的需求,眼镜的开发者们也试图在眼镜的框架、镜片上寻找突破,例如,中国专利CN03273714.9就公开了一种眼镜,在眼镜的支撑架上用透明塑胶材料制成,并开设有凹槽,凹槽中填有发光胶片,该发光胶片进行光能的吸收并于黑暗处发出亮光。中国专利CN98202075.9公开了一种眼镜,该眼镜的镜片表面为设有细密的一条以上规则性断续条纹排列的光栅面,该光栅面在高倍率放大下呈凹凸不平状,因此不须分次上色,利用光线的折射下于镜片表层的光栅面会产生绕射现象,使镜片于不同角度观看产生瞬息万变的缤纷色彩,增加镜片的美观、亮丽及趣味感。
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利用3D立体、动态制卡设备能生产出品种繁多的动态及立体(PVC及PET材料)图卡片,(PVC全名为Polyvinylchlorid,主要成份为聚氯乙烯,一般也称为塑料;而PET为合成纤维、薄膜等)将这些趣味性、有动感效果的图卡应用到眼镜上也成为眼镜领域的研究方向。如本申请人于2005年9月30日申请现已授权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0520065437.X就公开了一种在眼镜上镶嵌3D光栅片的技术,但3D光栅仅限于镶嵌及点缀眼镜所用。
随着眼镜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为满足人们对眼镜越来越高的时尚和趣味需求,目前3D光栅片、PVC及PET材料在眼镜领域的运用已不仅仅只作为眼镜的点缀所用,利用3D光栅片、PVC及PET材料的独特效果,研究开发越来越多的、别具特色的眼镜也成为各眼镜商家力争的研发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根据市场发展需要,提供一种采用3D光栅片或PVC或PET材料制作的眼镜以及采用3D光栅片或PVC或PET材料制作眼镜的生产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眼镜,包括镜架和镜片,所述镜架包括一体成型的镜框和镜腿,所述的镜框上开设有用于安装镜片的两镂空,所述镜片卡置于所述镜框的镂空边缘,所述镜架至少包括两层形状相同的材料层,其中,所述镜架远离佩带者的面层为3D光栅片或PVC或PET材料层,靠近佩带者的内层为印刷有各种图案的印刷层,所述的3D光栅片面层、印刷层采用胶贴合在一起,所述镜片卡置于所述镂空边缘的3D光栅片或PVC或PET面层之间。
所述的眼镜,其中,为缓解3D光栅片、PVC、PET及印刷层的向外张力进而导致整个眼镜缺乏弹性甚至使镜框及镜腿连接处容易折断、并且由于光栅片以及印刷层的硬度给佩带者带来不适的问题,在印刷层的内侧还进一步设置有第三层软性材料层,所述的3D光栅片或PVC或PET面层、印刷层及软性材料层之间采用胶贴合在一起。
所述的眼镜,其中,所述软性材料层一般为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也称为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是由乙烯(E)和乙酸乙烯(VA)共聚而制得,英文名称为:Ethylene Vinyl Acetate,简称为EVA}、橡胶、发泡海绵、皮革层等,而考虑制作成本,一般采用EVA最为理想,而印刷层一般都采用纸张作为首选材料。
所述的眼镜,其中,所述镜框和镜腿之间的折合部位设置有折槽,一般为冲压折槽。
对于上述眼镜的生产方法,结合所用材料的特点,包括以下步骤:
a、将制作眼镜的印刷层按所设计的图案进行印刷;
b、将印刷好图案的印刷层与由3D光栅片或PVC或PET材料制成的表面层用胶粘合在一起成眼镜胚体,其中,表面层粘合在的印刷层中印刷有图案的一面;
c、将干燥好的眼镜胚体直接冲压裁剪成所需眼镜架的形状,即直接裁剪成一体成型的镜框和镜腿形状,在所述的镜框上开设有用于安装镜片的两镂空,在镜框和镜腿折合部位设置折槽;
d、在眼镜架上的两镂空边缘安装两镜片。
所述的眼镜的生产方法,其中,所述的b步骤中进一步增加一层软性材料层,即将表面层、印刷好图案的印刷层、软性材料层用胶粘合在一起成眼镜胚体,其中,表面层粘合于印刷层的印刷有图案的一面,而软性材料层粘合于印刷层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洪标,未经陈洪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02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烧结机、烧结冷却机及其柔性密封装置
- 下一篇:用于枚举的方法和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