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罐式容器及其防溅落及导流、集液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7631.1 | 申请日: | 200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7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赵春辉;王忠连;李永哲;万里新;姚通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24 | 分类号: | B65D90/24;B65D8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518067广东省深圳市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容器 及其 溅落 导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罐式容器及其防溅落及导流、集液系统,尤其涉及一种主要由顶部集溅池、底部排料系统接料盒和连接两者的连接管构成的防溅落及导流、集液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罐式容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应用于装运危险液体的罐式集装箱、可移动罐柜及其它带有集溅池结构的罐箱上的防溅落及导流、集液系统大多由集溅池和软管两部分组成,此种结构在有危险液体溅落到集溅池中时,液体将沿着软管直接排放于地面或某些平台上,这有可能造成危险或严重的环境污染。
并且,当装运危险液体的罐式集装箱、可移动罐柜及其它带有集溅池(防溅盒)结构的罐箱上的排料系统排料时,可能会有部分液体泄露出来,也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罐式容器及其防溅落及导流、集液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装运危险液体的罐式容器等物流器具在加料和排料时液体泄露而污染环境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溅落及导流、集液系统,安装于液体运输罐上,用于收集从该液体运输罐溅落或泄漏的液体,其特点在于,包括:集溅池,围绕该液体运输罐用于进料的人孔的外周设置在该液体运输罐上,用于收集在向该液体运输罐内部注入液体时溅落的液体;接料盒,设置在该液体运输罐外,用于储存所述集溅池所收集到的液体;以及连接管,其两端分别连接到该集溅池和接料盒上,连通该集溅池和接料盒,用于将所述集溅池收集到的液体引流至所述接料盒中进行储存。
上述的防溅落及导流、集液系统,其特点在于,所述接料盒设置在所述液体运输罐的排料系统的下方,用于同时收集该排料系统在排料时所泄漏的液体。
上述的防溅落及导流、集液系统,其特点在于,所述接料盒的侧面底部还设置有一与之连通的接管,所述接管末端设置有一可打开/闭合的堵盖,用于排出储存在所述接料盒内的液体。
上述的防溅落及导流、集液系统,其特点在于,该堵盖与接管之间通过一密封圈密封。
上述的防溅落及导流、集液系统,其特点在于,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连接到所述集溅池的下侧部;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接料盒的内侧壁上。
上述的防溅落及导流、集液系统,其特点在于,所述连接管一端与集溅池之间通过一排料接管连通。
上述的防溅落及导流、集液系统,其特点在于,所述集溅池为一颈圈结构,其与该液体运输罐焊接,且该颈圈顶部边缘高出所述人孔。
上述的防溅落及导流、集液系统,其特点在于,还包括一集溅池盖,与所述集溅池铰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罐式容器,包括框架及固定在框架中的液体运输罐,该液体运输罐具有位于罐体顶部用于进料的人孔及位于罐体底部用于排料的排料系统,其特点在于,该罐式容器还包括:集溅池,围绕该液体运输罐的人孔的外周设置在该液体运输罐上,用于收集在向该液体运输罐内部注入液体时溅落的液体;接料盒,设置在该液体运输罐外并固定在该框架上,用于储存所述集溅池所收集到的液体;以及连接管,其两端分别连接到该集溅池和接料盒上,连通该集溅池和接料盒,用于将所述集溅池收集到的液体引流至所述接料盒中进行储存。
上述的罐式容器,其特点在于,所述接料盒设置在所述液体运输罐的排料系统的下方,用于同时收集该排料系统在排料时所泄漏的液体。
上述的罐式容器,其特点在于,所述接料盒的侧面底部还设置有一与之连通的接管,所述接管末端设置有一可打开/闭合的堵盖,用于排出储存在所述接料盒内的液体,且该堵盖与接管之间通过一密封圈密封。
上述的罐式容器,其特点在于,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连接到所述集溅池的下侧部;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接料盒的内侧壁上。
上述的罐式容器,其特点在于,所述连接管一端与集溅池之间通过一排料接管连通。
上述的罐式容器,其特点在于,所述集溅池为一颈圈结构,其与该液体运输罐焊接,且该颈圈顶部边缘高出所述人孔的顶部并低于该框架的顶部。
上述的罐式容器,其特点在于,还包括一集溅池盖,与所述集溅池铰接。
本发明通过在现有的应用于装运危险液体的罐式集装箱、可移动罐柜及其它带有集溅池结构的罐箱上的防溅落及导流、集液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设置在底部排料系统下方的接料盒,此结构可以有效地在排料时防止危险液体溅落于地面上,引起环境污染。并且,本发明通过设置在顶部人孔外周的集溅池可以将注料时溅落在集溅池内部的液体统一的回收到底部排料系统接料盒内,然后对危险液体统一处理或回收利用,解决了溅落的危险液体任意排放引起环境污染的问题,同时也可以部分回收危险液体,二次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76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