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泡树脂成型品的成型方法及成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1891.8 | 申请日: | 200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4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宫地敏记;金子满晴;小川淳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自达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4/60 | 分类号: | B29C44/60;B29C44/58;B29C44/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泡 树脂 成型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发泡树脂成型品的成型方法,该发泡树脂成型品的成型方法设为:在将使原料树脂包含发泡剂而成的发泡性树脂(21)填充于处在固定模具(3)与可动模具(4)之间的模腔(16)中后,通过使该可动模具(4)从固定模具(3)后退的心型后退让所述模腔(16)的容积扩展到对应于成型品(24)的容积,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心型后退的速度进行控制,来使心型后退后期(Ts)的心型后退速度比心型后退前期(Tf)的心型后退速度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树脂成型品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从填充完了所述发泡性树脂(21)时经过规定的延迟时间后,开始进行所述心型后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泡树脂成型品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心型后退后期(Ts)的心型后退速度,为所述发泡性树脂(21)自由地发泡时的膨胀速度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泡树脂成型品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心型后退前期(Tf)到所述心型后退后期(Ts)为止的这一段时间内,使所述可动模具(4)不停止而连续不断地进行心型后退。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泡树脂成型品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从所述心型后退前期(Tf)转移到所述心型后退后期(Ts)时,使所述心型后退速度暂时成为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泡树脂成型品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
用物理发泡剂作为所述发泡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泡树脂成型品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
用超临界流体作为所述物理发泡剂。
8.一种发泡树脂成型品的成型装置,该发泡树脂成型品的成型装置包括:具有固定模具(3)和可动模具(4)的成型模(1),使该可动模具(4)滑动,从而使该可动模具(4)相对固定模具(3)进退的可动模具驱动装置(6),以及将使原料树脂包含发泡剂而成的发泡性树脂(21)填充于处在所述固定模具(3)与所述可动模具(4)之间的模腔(16)中的注入装置(2);所述发泡树脂成型品的成型装置,在填充所述发泡性树脂(21)后通过使所述可动模具(4)从固定模具(3)后退的心型后退让所述模腔(16)的容积扩展到对应于成型品(24)的容积,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控制装置(9),对所述可动模具驱动装置(6)的工作进行控制,来使心型后退后期(Ts)的所述心型后退速度比心型后退前期(Tf)的所述心型后退速度快。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泡树脂成型品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9)对所述可动模具驱动装置(6)的工作进行控制,以在从填充完了所述发泡性树脂(21)时经过规定的延迟时间后开始进行所述心型后退。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发泡树脂成型品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9)对所述可动模具驱动装置(6)的工作进行控制,来使所述心型后退后期(Ts)的心型后退速度在于所述发泡性树脂(21)自由地发泡时的膨胀速度以下。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发泡树脂成型品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9)对所述可动模具驱动装置(6)的工作进行控制,使所述可动模具(4)在从所述心型后退前期(Tf)到所述心型后退后期(Ts)为止的这一段时间内不停止而连续不断地进行心型后退。
12.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发泡树脂成型品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9)对所述可动模具驱动装置(6)的工作进行控制,来使所述心型后退速度在从所述心型后退前期(Tf)转移到所述心型后退后期(Ts)时暂时成为零。
13.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发泡树脂成型品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
用物理发泡剂作为所述发泡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泡树脂成型品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
用超临界流体作为所述物理发泡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自达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自达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189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