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胶表皮贴合方法及其贴合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1326.1 | 申请日: | 200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3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吴崇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02 | 分类号: | B32B37/02;B32B37/12;B32B3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皮 贴合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汽车内装成型件的表皮贴合技术,特别是指一种可提升汽车内门板与表皮的贴合效率的制作喷胶表皮贴合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汽车零部件主要是由金属材质与塑料材质所制成,汽车的乘坐空间内部组件表面,例如车门边板、门边扶手、中控台饰板等,由于其大部份是塑料材质射出或金属板模压的成型件,其表面美观性不足、且质感较差,不受消费者喜爱,故通常车厂会依车种与消费者需求,在前述成型件的表面贴覆一装饰用的表皮,例如皮革或绒布等,以增进车辆内装的美观与质感。
而以往在贴合表皮时,其贴合装置通常是将下模设计成凸模,以供放置成型件,而将上模为凹模,以供夹掣表皮,为了让表皮可粘贴在成型件的表面,因此需要在表皮的下表面涂布粘胶,并令上模往下开始压合在成型件上,进而形成成品。但其实际操作上,由于粘胶是涂覆在表皮的下表面,当其烘热软化后可能向下滴,而弄脏周边机具与成型件,造成后续加工的不便,且需常常停机清理。
再者表皮不论是皮革或绒布均呈软挠性物质,其夹掣在上模时,中间部份易因本身重量与地心引力而下垂,影响贴合时的平整性,成型件在粘贴压合前未获良好的定位,其易因机具振动而晃动,造成粘贴的困扰,上述不论何种原因,均会影响到表皮贴合时的生产效率与贴合品质。
于是,本发明人通过采用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研发与制造经验,针对前述成型件的表皮贴合时所面临的问题深入探讨,积极寻求解决的道,经过长期努力的研究与发展,终于成功的开发出一种喷胶表皮贴合方法及其贴合装置,以克服现有表皮贴合效率差、容易弄脏周边环境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胶表皮贴合方法,以避免粘着剂滴下弄脏周边与成型件,以提升表皮贴合的品质。
本发明的次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表皮贴合装置,其可提升表皮贴合效率,以增进其经济效益。
可达成上述发明目的的喷胶表皮贴合方法,包括有:
备料步骤:预先准备相应的表皮与成型件,该表皮可完全贴覆在成型件表面;
表皮喷胶步骤:在表皮欲粘贴的表面均匀喷涂一层粘着剂;
烘热软化步骤:待完成表皮喷胶步骤,在入料前对表皮上的粘着剂进行热烘;
压表皮在下模内的步骤:将经烘热软化的表皮具粘着剂的表面朝上放置在一下模单元内;
成型件吸附于上模的步骤:将成型件套在一上模单元上,并使成型件的粘着面朝下;
压合步骤:当完成表皮与成型件的入料后,令上模单元带动成型件向下移动压入下模单元内,而使表皮粘贴在成型件表面;
成品退模步骤:待完成前述的压合步骤后,即令上模单元带动粘覆有表皮的成型件向上移动,而完成整个贴合工作。
在压合步骤中,可以利用一托架单元伸入,支撑表皮底面;所述的成型件吸附在上模步骤是利用真空吸力来将成型件吸附于上模单元;所述的表皮是皮革或绒布;而所述的成型件是塑料射出件或金属冲压件。
可达成上述发明目的的表皮贴合装置,包括有:
一机台;
一下模单元,所述的下模单元设在机台顶面,且具有数个可供压入表皮的模穴;
一压入单元,设于下模单元上方,所述的压入单元具有可对应模穴上、下位移以压入表皮的压框;
一托架单元,其设在下模单元的下方,所述的托架单元对应模穴底面设有数个托板,托板可相对模穴底面横向滑移,以支撑夹在模穴上的表皮;
一上模单元,其设在对应下模单元的机台上方,其上有吸盘,所述的上模单元可相对下模单元上、下滑动,且上模单元具有数个对应模穴的凸模,凸模可供成型件吸附定位。
所述的下模单元的模穴顶缘可形成有一对应压框形状的阶梯状压缘,供配合压入单元的压框夹压表皮;而所述的上模单元的凸模表面可设有数个连接吸气源的吸盘,以供吸附成型件。
如此,让本发明表皮的涂胶面向上,以避免粘着剂软化后滴下弄脏机具或成型件,再者可大幅提升其贴合的结合力与稳固性,并能提高其贴合速度,而增加其附加价值,以增进产品的竞争力及其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表皮贴合装置的外观示意图,其显示所述的机构主要元件的构成与相对关系;
图2是本发明下模单元、压入单元、托架单元其机构关系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成型件欲置入上模单元的吸盘的示意图;
图4为成型件置入上模单元的吸盘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压入单元从下模单元上升的动作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托架单元的动作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全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13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转轴端点销售系统
- 下一篇:一种机箱、散热装置以及散热装置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