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提供逆向电流与突波电流保护的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08739.4 | 申请日: | 200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6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佑维;廖国堡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H3/00;H02H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葛宝成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供 逆向 电流 保护 充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提供逆向电流与突波电流保护的充电装置,特别涉及 一种藉由一动态保护单元,以同时提供逆向电流与突波电流保护的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装置体积的日益缩小以及重量的日益减轻,便携式的消费性电 子装置<如:行动电话、相机、MP3播放器等>,在日常生活中被使用的机会 也大幅增加。为了要方便使用者随身携带,便携式电子装置皆配备有储电的 充电电池,用来提供便携式电子装置运作时所需的电力。一般来说,当充电 电池的电力用尽时,便携式电子装置可通过转接线连接一外部电源,例如: 通过计算机系统的通用序列总线接口<Universal Serial Bus,USB>,对储 电的电池进行充电,以便延续便携式电器的有效运作。当便携式电子装置接 上外部电源时,便携式电子装置内部的电源控制电路会将电源供应源由充电 电池切换至外部电源。此时,外部电源不仅提供便携式电子装置正常操作所 需要的电源,同时还会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以补充充电电池所消耗的电力, 直到便携式电子装置不与外部电源连接为止。
然而,上述的充电方式一般来说会产生下列两种问题。第一,当便携式 电子装置接上外部电源进行充电时,在系统稳定之前瞬间会产生一突波电流 <Inrush Current>,冲击便携式电子装置中的集成电路内部电路和电池,长 期下来将造成组件的损害。第二,当充电完毕后,将便携式电子装置由外部 电源移除时,若电源控制电路未能立即切断充电路径,此时将经由充电电池 产生一逆向电流<Backflow Current>倒灌至便携式电子装置中的集成电路, 造成便携式电子装置的错误动作。
针对上述的问题,美国专利第6,967,468号「Overvoltage and Backflow Current Protection for A Battery Charger」揭露一充电器装置,其藉由 在电流源和充电电池间加入一保护装置,当充电电压消失时,该保护装置即 切断电池和电流源之间的路径,使得电流没有办法经由电流源电路回灌至集 成电路其它地方。请参考图1,图1为美国专利第6,967,468号所揭露的充 电器装置10的电路示意图。在图1中,一晶体管MP1为提供充电电流的电流 源,一保护装置11由晶体管MP2、MN1及电阻R1、R2及R3所组成。在正常 充电模式下,晶体管MN1导通,使得电阻R1及R2可提供一偏压给晶体管MP2, 另藉由适当调整电阻R1、R2及R3之间的权重,可以使得晶体管MP2导通, 因此充电器装置10可正常工作。当充电完毕时,外部电源<+5V>的电压消 失,此时电阻R3提供晶体管MP2的栅极一来自电池的电压,同时晶体管MN1 阻断来自电阻R1及R2的偏压,使得晶体管MP2关闭,因此晶体管MP1和电 池间的路径即被断开以达成逆向电流保护的效果。
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当充电器装置10刚接上外部电源<+5V>时,由 于晶体管MP1的栅极端仍处于浮动<Floating>的状态,因此在系统未稳定 之前,晶体管MP1和MP2会形成导通的路径,造成瞬间不可控制的突波电流, 导致组件的损害。除此之外,由于保护装置11会在电流源晶体管MP1和电池 间产生一电压差,为了避免晶体管MP1在充电过程中被压缩进入线性区 <Triode Region>的情形发生,晶体管MP2的源极至栅极电压Vsg不能太大, 因而势必要增加晶体管MP2的面积;另一方面,由于电池在充电时,会经由 电阻R3及R2产生一漏电流到地端<Ground>,因此为了要避免所产生的漏电 流过大,必须要加大电阻的阻值,导致布局时面积的增加。
因此,上述的现有技术虽然提供了逆向电流保护的方法,但并未能同时 提供突波电流保护的功能;此外,现有技术需大幅地增加电路布局时的面积, 导致生产成本的提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可提供逆向电流与突波电流保 护的充电装置。
本发明揭露一种可提供逆向电流与突波电流保护的充电装置,其包含有 一接收端,用来接收一充电电压;一充电电池;以及一动态保护单元耦接于 该接收端与该充电电池之间,用来根据一控制信号及该接收端与该充电电压 间的连结状况,控制该接收端至该充电电池的连结。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扬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87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暗槽打钉式玻璃压线
- 下一篇:制备锆钛酸钡陶瓷材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