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指纹导航方法及指纹导航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99473.1 | 申请日: | 200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1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向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 | 分类号: | G06F3/048;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100086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指纹 导航 方法 导航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指纹识别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指纹导航的方法及指纹 导航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使用指纹识别的方法保护个人信息和秘密的产品在人们的 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及,具有指纹识别模块的终端也被越来越多的用户 所接受。
在现有的各种终端上,例如,移动终端、PDA(个人数字助理)等, 其设置的指纹识别模块除了可以用于确定用户身份、设置用户权限以外, 还可以实现用户按键控制功能,例如,在移动终端上设置的用于菜单导 航的上/下/右/左导航键功能,和,用于菜单选择的选择功能等。
然而,由于指纹识别区域大小受到相应终端大小的制约,相应功能 的操作存在辨识度不高的问题,例如,用户选择“上”导航键功能,由于可 能触及“选择”功能区域,则移动终端可能同步响应“上”和“选择”两个操 作,或,不能根据用户的准确需求响应“上”操作,而响应了“选择”操作。 这种问题还存在于用户在菜单浏览时,例如,浏览通讯录、MP3文件列 表或照片文件列表等,由于辨识度不高的问题,用户可能需要经过多次 重复劳动才能完成相应的浏览或操作,增加用户使用的疲劳度,严重影 响用户的操作体验。
所以,现阶段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就是: 如何提供一种用户体验较好的指纹导航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指纹导航方法,以在不增加 硬件的基础上,解决现有技术条件下用户使用导航功能体验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指纹导航系统,用以保证上述方法 在实际中的实施和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指纹导航的方法, 包括:
根据用户的指纹输入确定焦点;
获取所述焦点的方向信息;
判断预置时间内是否获得新的焦点,如果否,则根据当前焦点的方 向信息,触发焦点的滚动操作;
或者,判断用户在当前焦点的指纹输入是否符合预置条件,如果是, 则根据当前焦点的方向信息,触发焦点的滚动操作。
优选的是,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判断用户是否停止当前焦点的指纹输入,如果是,则结束所述焦点 滚动操作。
优选的是,通过以下步骤获取焦点的方向信息:
读取焦点的指纹图像;
将两个连续焦点的指纹图像进行对比;
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当前焦点的方向信息。
优选的是,通过以下步骤执行滚动操作:
根据当前焦点的方向信息读取该方向上的下一个焦点;
输出所述焦点,并将所述下一个焦点更新为当前焦点。
优选的是,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判断是否获得新的焦点,如果是,则结束所述焦点滚动操作。
优选的是,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判断是否失去焦点,如果是,则结束所述焦点滚动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指纹导航系统,包括:
焦点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指纹输入确定焦点;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焦点的方向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预置时间内是否获得新的焦点,如果否,则触 发滚动处理模块;或者,用于判断用户在当前焦点的指纹输入是否符合 预置条件,如果是,则触发滚动处理模块;
滚动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当前焦点的方向信息,触发焦点滚动操作。
优选的是,所述的系统,还包括:
第一结束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用户指纹输入的停止操作,结束所述 焦点滚动操作。
优选的是,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读取单元:用于读取焦点的指纹图像;
对比单元:用于将两个连续焦点的指纹图像进行对比;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当前焦点的方向信息。
优选的是,所述滚动处理模块包括:
焦点读取单元:用于根据当前焦点的方向信息读取该方向上的下一 个焦点;
更新单元:用于输出所述焦点,并将所述下一个焦点更新为当前焦 点。
优选的是,所述的系统,还包括:
第二结束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获得的新焦点,结束所述焦点滚动操 作。
优选的是,所述的系统,还包括:
第三结束处理模块:用于在焦点失去时结束所述焦点滚动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电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94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