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97572.6 | 申请日: | 200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2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山浦智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B7/04 | 分类号: | H04B7/04;H04B1/707;H04B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权鲜枝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通信 系统 装置 以及 方法 | ||
1.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使用空间复用的流从具备N根天线的第1终端向具备M根天线的第2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其中设N为2以上的整数,设M为1以上的整数,该无线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
通知单元,其将前述第1终端所具有的信道估计最大维度Mmax通知给前述第2终端;
训练单元,其从前述第2终端向前述第1终端发送包含有训练序列的信息包,该训练序列用于与前述第1终端的天线数量N以及前述第1终端所具有的信道估计最大维度Mmax对应地激励行数为N、列数在Mmax以下的反向信道矩阵;
发送权重矩阵计算单元,其将在前述第1终端的各天线中接收到的训练序列分离为Mmax个以下的流来生成反向信道矩阵,使用该反向信道矩阵求出正向数据传输时的波束形成用的发送权重矩阵;以及
波束形成单元,其当从前述第1终端向前述第2终端发送数据信息包时,对来自前述第1终端的各天线的发送信号使用前述波束形成用的发送权重矩阵来进行波束形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前述训练单元响应于前述第1终端通过MAC帧的HT控制字段内的链接适配控制字段中所包含的TRQ位进行的训练序列请求,从前述第2终端发送包含有训练序列的探测信息包,该训练序列将流数抑制在前述第1终端所具有的信道估计最大维度Mmax以下,
前述发送权重矩阵计算单元将前述第1终端接收到的探测信息包的空间流训练进行分离,根据该分离的训练序列组成反向信道矩阵,导出波束形成用发送权重矩阵。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按照规定的标准规格进行从前述第1终端向前述第2终端的正向空间复用流传输,
在前述标准规格中,除了隐式反馈之外,还规定了显式反馈,且在遵照前述标准规格的协议中定义了能力描述字段,该能力描述字段描述作为显式反馈中的波束接收器而接收包含有训练序列的信息包时可能的最大空间维度,其中在所述隐式反馈中前述发送权重矩阵计算单元使用通过前述训练单元从作为波束形成目的地终端的波束接收器反馈到作为进行波束形成的终端的波束形成器的训练序列来计算发送权重矩阵,在所述显式反馈中将与波束接收器使用从波束形成器接收到的训练序列所估计的信道矩阵相关的信息反馈给波束形成器,
前述通知单元将记载在前述能力描述字段中的、前述第1终端作为波束接收器进行显式反馈时可能的最大空间维度,作为前述第1终端作为波束形成器进行隐式反馈时前述第1终端所具有的信道估计最大维度Mmax而通知给前述第2终端。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前述通知单元使用描述由波束接收器进行估计信道信息的显式反馈时的最大空间维度的能力描述字段来进行通知。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前述通知单元使用由描述波束接收器进行波束形成用矩阵信息的显式反馈时的最大空间维度的能力描述字段来进行通知。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前述通知单元使用描述由波束接收器进行压缩了的波束形成用矩阵信息的显式反馈时的最大空间维度的能力描述字段来进行通知。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前述通知单元使用网络内作为接入点而动作的前述第1终端以规定帧周期报告的信标信号、测量光导、对来自客户终端的联合请求进行回复的联合响应以及再联合响应、或者对来自客户终端的BBS信息请求进行回复的探查响应中的至少一种类型的传输帧,将前述第1终端所具有的信道估计最大维度Mmax通知给作为客户终端而加入到前述网络内的前述第2终端。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前述通知单元使用前述第1终端作为将前述第2终端作为接入点运营的网络内的客户终端而对接入点进行网络联合请求的联合请求以及再联合请求、或者对接入点请求BBS信息的探查请求之中至少一种类型的传输帧,通知前述第1终端所具有的信道估计最大维度Mmax。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株式会社,未经索尼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757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