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绕制线圈的工具和方法以及由此绕制的外层出脚的线圈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96879.4 | 申请日: | 2007-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1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张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鸿 |
主分类号: | H01F41/04 | 分类号: | H01F41/04;H01F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亚宁;刘宗杰 |
地址: | 518031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 工具 方法 以及 由此 外层 | ||
1. 一种绕制线圈的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托台和芯棒;其中
所述芯棒进一步包括套筒、位于套筒中且头部伸出套筒外的绕线轴、以及位于套筒与绕线轴之间的多个活动衬套;套筒、多个活动衬套和绕线轴的相应部位上各设置有垂直于其轴向的导孔,导孔中插有定位销,其中导孔在套筒轴向上的尺寸可使所述多个活动衬套从套筒至绕线轴呈台阶状伸出套筒;在套筒靠近绕线轴头部的一端设有定位台,在定位台与定位销之间的套筒上套接有弹簧;在绕线轴伸出的套筒的端口部设有钩角;
所述托台的一端设置有凹孔,用于接受绕线轴。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制线圈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每个衬套的端部设置有向中心倾斜的斜坡。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制线圈的工具,其特征在于:
在轴向上,套筒上的导孔尺寸大于定位销直径,从与套筒相邻的活动衬套至绕线轴,导孔尺寸逐渐增大,相邻活动衬套之间的移动尺寸相差一根线径。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制线圈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台上的凹孔的内径略大于绕线轴的外径。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制线圈的工具,其特征在于:在绕线轴头部的套筒端,所述多个活动衬套的端部略低于套筒的端部,相邻衬套之间的移动尺寸相差一根线径;在相对的另一端,绕线轴的端部与多个衬套的端部平齐并处于套筒内部。
6. 如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绕制线圈的工具,其特征在于:绕线轴的直径对应于要绕制的线圈的内径,衬套的数目对应于要绕制的线圈的层数,所述衬套的厚度以及所述衬套形成的台阶的宽度对应于线圈的线径。
7. 一种绕制外层出脚的线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预定线径、预定圈数和预定层数选择芯棒和相应的托台;
将顶杆插入套筒以顶住绕线轴的端部,使绕线轴的头部插入托台凹孔,并且使衬套在套筒与绕线轴之间形成台阶;
将从导槽引出的线材挂在芯棒钩角上,旋转芯棒,使预定量的线材储存到外层衬套上;
继续旋转芯棒,使线材沿衬套绕至绕线轴,从而开始绕制线圈最内层;
绕够预定圈数从而靠住托台后顺势往回绕制第二层;以及
绕够预定层数和圈数后,缩回顶杆,通过芯棒的旋转和衬套的轴向移动,将储存在衬套外层上的线材套在线圈外层,引或折脚。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绕制外层出脚的线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可以平行引或折出脚,也可以相对引或折脚,或以任意角度引或折脚。
9. 一种外层出脚的线圈,包括预定的圈数和预定的数层,其特征在于:线圈的两只脚从线圈的外层引或折出。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外层出脚的线圈,包括预定圈数和偶数层,其特征在于:用于绕制线圈的线材的两端在线圈的外层从线圈两边绕至线圈一端或中部相遇时引或折脚。
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外层出脚的线圈,包括预定圈数和奇数层,其特征在于:用于绕制线圈的线材的两端在线圈的外层从线圈两边引或折脚。
12. 如权利要求9至11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外层出脚的线圈,其特征在于:可以平行引脚,也可以相对引脚,或以任意角度引或折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鸿,未经张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687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