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和金属复合材料构成的构件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93293.2 | 申请日: | 200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5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久保田耕平;野坂洋一;堀隆之;太利范人;能本和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C1/08 | 分类号: | C22C1/08;B22D19/16;B22D23/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秀武;李平英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品***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复合材料 制造 方法 构成 构件 | ||
1、一种金属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该金属复合材料包括金属制多孔预塑形坯和在其空隙中填充的基质金属,其特征在于,作为基质金属使用镁、铝、锌或其合金,多孔预塑形坯具有连续的气孔,空隙率为80%以上,空隙尺寸的平均直径为0.1mm以上,以及在金属模内容纳预热到473K以上的多孔预塑形坯,通过压铸铸造法、低压铸造法或重力金属模铸造法在多孔预塑形坯的空隙中填充基质金属的熔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基质金属使用镁、铝或其合金。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金属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构成多孔预塑形坯的金属使用具有比基质金属的杨氏模量大的杨氏模量的金属。
4、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金属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构成多孔预塑形坯的金属使用杨氏模量是基质金属的2倍以上的金属。
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金属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构成多孔预塑形坯的金属使用具有比基质金属更优良的热传导性、耐蠕变性的金属。
6、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金属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构成多孔预塑形坯的金属,在铁、钛、铜、铝、钴、铬、镍、钨、钼、锆、硅及其合金的范围内,根据金属复合材料要求的特性,使用比基质金属的杨氏模量、热传导系数数值更大的金属,或者比基质金属在使用温度条件下耐蠕变性更优良的金属。
7、如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金属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构成多孔预塑形坯的金属使用铁、铜、钴、铬、镍、钨、钼或其合金。
8、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金属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多孔预塑形坯使用空隙率为90%以上、空隙尺寸的平均直径为0.1~5mm者。
9、如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金属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多孔预塑形坯使用空隙率为90%以上、空隙尺寸的平均直径为0.1~5mm者。
10、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金属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多孔预塑形坯实施氧化处理、涂布处理或镀敷处理。
11、如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金属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多孔预塑形坯实施氧化处理、涂布处理或镀敷处理。
1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金属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铸造中,将金属模内减压到80kPa以下,以促进向多孔预塑形坯的空隙中填充基质金属的熔液。
1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金属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铸造中,在铸造压力9.8MPa以上,向多孔预塑形坯填充基质金属的熔液速度为1m/秒以上的条件下实施压铸铸造,向多孔预塑形坯的空隙中填充基质金属的熔液。
1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金属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铸造中,在9.8kPa以上的压力条件下实施低压铸造,向多孔预塑形坯的空隙中填充基质金属的熔液。
15、一种金属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由权利要求1~14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得到的金属复合材料进一步锻造加工。
16、一种由权利要求1~14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得到的金属复合材料构成的构件。
17、由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造方法得到的金属复合材料构成的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未经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329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料泵
- 下一篇:多路径可存取半导体存储器设备